【菊韻】隱院(雜文隨筆)
閑暇之余,腳踏單車,騎游在金馬河畔,夏日清風在柳條的蕩漾下吹得我心曠神怡,無比舒暢。
騎至玉堂街道時,發(fā)現(xiàn)有一座“隱院”,它坐落在黑石河畔的高樓之間,與融創(chuàng)文旅城緊緊相臨。初看以為是農家樂之類的吃喝場所。然而,進得院內,這里竟是曲徑通幽,黑石河從這里一分為二,中間形成一個小小的河心島,四周樹木參天,廊橋秀麗,河水幽幽,鳥語花香,時不時蕩起陣陣清風,陽光從樹葉間投射出些許光線,偶爾還從遠處傳來幾聲鶴鳴與蟬嘶。
這里真是鬧中取靜,隱而通幽,舒適無比。足可以給那些大多數(shù)還不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人們提供了休閑尋靜場所,來這里可以放松心情,使心靈得進一步洗禮,從而選擇自我疏離的人生態(tài)度。來這里的人們,人心是平和的,與世無爭的,為了生存他們也要默默無聞地工作,以獲取生活資料和人生價值。
當下,在高速的城市發(fā)展,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加快,想尋一處隱塵清幽之處十分不易,想做一時半會兒的隱士更是難上加難。隱士畢竟還是人不是神,“士”有一定的文化,如果沒有文化、或文化過低(所謂“低”隨著時代不同也有差異),那就是一般老百姓了。有文化就難免有文化與文化的交流,就有文字著作流傳于世,或有對社會的獨道見解,這一人群凡命運不夠好的話,大多都想做一個“隱士”。另外,由于隱士生活及其思想意識的獨特性,生活的簡約和為人的低調也是擾攘紅塵熱浪的一副清涼劑,因此很為社會關注,成為文學藝術描寫對象,這些就構成了隱士文化。而“隱院”的裝修是以微派的精致與典雅相集合,明亮的茶舍和精美的茶具與林下淡淡的陽光相得益彰,讓人頓感明凈,身心舒暢,這則是符合隱士們所留戀的地方,比去深山老林尋一處巖洞方便多了。
“隱院”處處放射出隱士文化中特有的生活與審美理念,對于士人和社會,對于文學與藝術創(chuàng)作有著廣泛的引導意義,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詩和文人畫中所反映的大多是隱士的眼光與情懷。恕我從前乃是孤陋寡聞,在我狹隘的知識范圍內,似乎除了儒家文化圈內有隱士文化,還沒有聽到過另一文化圈中也有隱士文化,并對這一文化的發(fā)展有了深刻影響。隱士文化展現(xiàn)了士人內心世界的另一面,使人感到在人的短暫一生中有許多生活方式是可以選擇的。隱院則匯聚了一大批社會各個層面的人士,他們來這里好像跳出了紅塵,在這是靜靜地讀書、品茶,論道。
“隱”,孔圣人曾經將逃避分為:“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依照孔圣人的這種分法,隱士也正好可以分成三類:“形隱”、“心隱”與“朝隱”
說到隱士,有人將其追溯到上古傳說時期,有人推到堯、舜之時,有人溯至殷周之際,也有人認為隱士的真正出現(xiàn)是在春秋時期。但無論哪種說法,大概都將伯夷叔齊作為早期隱士的代表?!妒酚洝げ氖妪R列傳》記載,伯夷叔齊因不滿武王興兵伐紂而隱居首陽山并最終餓死。伯夷叔齊最初逃離孤竹國想要到西周去,但到了西周又深感失望,于是再次逃到首陽山去。但無論是逃到西周還是逃到首陽山都是在“辟地”,都是在尋找一方有道德的、可以適合他們生存的樂土。在伯夷叔齊的時代,包括此前的那些個“巖穴之士”,他們有相當多的一批人選擇了隱居山林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時候的隱士,就是要與世俗的社會、世俗的政治權力、世俗的道德觀念作一種隔絕,他們要把自己和這個社會隔離開來。這樣的隱居方式我們可以稱其為“形隱”。
“形隱”相對的是“心隱”?!靶碾[”的開創(chuàng)者是莊子。莊子是一位對隱逸文化做出重大貢獻的奠基人之一。隱逸在莊子那里一下子從一種抗議、疏離變成了一種審美和情趣。莊子構成了隱逸文化的靈魂,莊子為隱逸思想開拓出了一個廣闊的精神天地。莊子很清楚伯夷叔齊這樣的“形隱”型隱士所面臨的生存困境,所以他提出了另外一種隱居的生活方式——隱心而不隱身,虛己以游世,保持心靈的恬淡寧靜,這就是“心隱”。莊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詞叫“陸沉”。《莊子·則陽》:“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惫笞ⅲ骸叭酥须[者,譬無水而沉也?!彼^“陸沉”其實就是“心形分離”。心和形是可以分離的,心靈有心靈的生活,形體有形體的生活。所謂“心隱”就是說,我的形體可以不隱藏,可以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每天和別人一樣吃喝玩樂,可是我的心是特別的,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樣的。莊子通過這樣一種“心隱”的方式給后世隱士生活提供了一種新的類型。
“朝隱”的最早提出者是東方朔。史書記載,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jù)地歌曰:“陸沉于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苯瘃R門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東方朔的意思很清楚,他就是要在朝廷里避世。他說朝廷里就可以隱居,何必一定要去山林之中、蒿廬之下?!俺[”思想實際上是孔子提倡的仕隱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種“融通”?!俺[”作為隱士的第三種類型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仕隱之間的矛盾,并試圖在“形隱”與“心隱”之外尋找到一種解脫的途徑。
“形隱”沉湎于世外桃源,希望借助于環(huán)境而忘卻世事,這只能是“小隱”?!靶碾[”通過“心齋”、“坐忘”、“游世”等修煉方式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嘈雜于不聞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并進而在天地間自由翱翔,這是“中隱”?!俺[”是雖在朝為官,面對塵世的污濁、傾軋,鉤心斗角卻能保持清凈幽遠的心境,大智若愚,不與世爭,不與世濁,悠然自得,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士,是“大隱”,也是隱士的最高境界。
隱院為大家提供優(yōu)秀平臺,來這是可以找到自己所愛,也可約三朋四友來這里休閑修身。反正我是做不了“隱士”,但十分敬佩他們,敬佩這種文化。
這件事在我看來,本質上還是一個為現(xiàn)代性所統(tǒng)治的符號世界的異化問題。換言之,現(xiàn)代世界為試圖出人頭地的知識精英設置了一個符號性的身份認同——專家教授。而這個身份性認同,正在反噬著它的認同者們。
人類,是一種符號的動物。知識分子,既是符號的生產者,也是符號的受益者,同時也是符號的受害者。符號世界為了自我維持,是不允許“符號”之“通貨膨脹”而出現(xiàn)“符號貶值”的狀況的。所以,專家教授不能無限多。這就需要一個符號體系內的淘汰機制??涩F(xiàn)代人一旦學業(yè)有成(諸如考博成功之類),就有了一種高度的自我身份期許——也就是在學院體制內占據(jù)一個名位。而在現(xiàn)代性所統(tǒng)治的符號世界里,這樣的一個名位是維系其體面地活著的唯一出路。學業(yè)有成的讀書人離開這些個名位,活在世上,是毫無體面與尊嚴可言的。因此上,對于很多勤勉而聰明的人而言,學業(yè)有成注定將成為一個人生的陷阱。學業(yè)無成的人,尚可退而求其次,做一個靠體力吃飯的勞動者。學業(yè)有成的人,反而除了去占據(jù)那期許中的名位,就沒有退路了。因為他們?yōu)楂@取那個符號性身份,已經付出太多太多了。尚入他們能隱而后搏何來悲劇也,上面這段話是引用我好支野航之文也!再次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