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流年】紅梅花開香飄云天外(散文)
一
紅巖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
第一次聽到這首題為《紅梅贊》的歌,我只有8歲,是居住在我家對面的一位“搬運工人”唱的,當然那時候不知道這位“搬運工人”唱的是什么歌,只是那旋律有一種別樣的感覺,真的,有時別懷疑兒童天生對音樂的理解。這位“搬運工人”的兒子與我是小學一年級的同學。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特別年代,人們心中的革命豪情像春天盛開的花朵一樣綻放,長大后,才知道那位“搬運工人”是省會城市下放到我們小鎮(zhèn)上來接受改造的“右派”教授。
小時候,當然也不知道這歌詞的意義,但那氣場卻深深感染了我幼小的心靈,因此刻骨銘心。
作為60年代生人這首歌伴隨了我整個天真爛漫的童年、少年。也由此在心靈深處打下了深深的革命情結,同時讓我記住了心目中中國最革命最美麗的山城——重慶。
二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腳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面對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這首詩出自羅廣斌、楊益言的長篇小說《紅巖》,標題為《我的“自白書”》。這是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革命烈士陳然(《紅巖》中成崗的原型)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死亡威脅在獄中留下的著名詩篇。
1949年10月28日,陳然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對黨的莊嚴誓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為革命斗爭到底!”
我第一次知道《我的自白書》,是12歲,那年讀初中一年級,教我們初一(1)班的語文老師,是福建人,姓郭,華東師大畢業(yè);因有事缺了一節(jié)語文課。教初一(2)班的語文老師是一位軍隊轉業(yè)的解放軍排長。姓胡,名,德俊。永遠記得胡老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只代理了我們一節(jié)語文課,而這節(jié)語文課,他只講了長篇小説《紅巖》中這樣一個故事。許許多多的語文課,數學課都忘記了,唯有這節(jié)代理的語文課,讓我刻骨銘心。
2015年5月初,重訪重慶,我足足用了兩天時間走訪曾家?guī)r50號公館,紅巖革命烈士紀念館——歌樂山,渣滓洞,重溫了小説《紅巖》的故事情節(jié),對照小說親歷了許多真實的歷史圖片和場景。
山城重慶因為小說《紅巖》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英雄史詩般的美好印象。
曾家?guī)r50號周公館,座落在重慶市渝中區(qū)中山四路的東端盡頭,占地面積364平方米,建筑面積882平方米,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設在城區(qū)的辦公地點,南方局軍事組、文化組、婦女組、外事組均設在這里。
1939年初,南方局考慮到辦事處住房緊張,而曾家?guī)r地處市區(qū),靠近國民政府,會客訪友和與各界人士接觸都很方便,十分有利于開展工作。盡管曾家?guī)r50號內外環(huán)境復雜險惡,但中國共產黨人用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八年如一日,堅持戰(zhàn)斗和生活在這里,為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壯大和鞏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今天的曾家?guī)r50號周公館門前,再也看不見當年那條狹窄而幽靜的石板小路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寬敞的曾家?guī)r廣場。廣場中央塑著一尊周恩來風雨兼程、辛勤奔走的全身銅像,人們在這里追尋往事,緬懷偉人,探索未來。
三
你又帶著鐐銬回來了,
毒刑沒有屈服你的忠貞;
許多同志,因為你的忠貞而安全了。
革命工作,因為你的忠貞會開展飛騰,
你,是丹娘的化身,
你,是蘇菲亞的精靈,
?。?br />
……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華兒女革命的典范,
你是受著考驗的靈魂。
叛徒,見你而顫栗,
敵人,見你而震驚。
你今天的事跡,
將化成美的旋律,
成為千百萬人頌贊的歌聲。
姑娘啊!姑娘!
我們沒有什么來安慰你,
但是,你在那里呻吟,
我們卻同樣的痛心,
請將息你的創(chuàng)傷吧!
我們將熬過這深沉的黑夜,
迎接那霞光煥發(fā)的朝暾,朝暾!
這是一首題為《靈魂頌——寫給小江》的詩。
詩中的小江,真名叫江竹筠,別名有:江姐、江雪琴。
在小說《紅巖》中是這樣敘述的,由于叛徒甫志高帶著特務竄到鄉(xiāng)下,江姐不幸被捕,關進了渣滓洞。在獄中,她受盡了嚴酷的折磨。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br />
小說《紅巖》里沒有插入這首詩。我也是第一次在關押江姐的牢房里看到這首詩。這首詩是江姐的戰(zhàn)友寫給江姐的,江姐生前應該是讀到過這首詩的!
現代經典歌劇《紅梅贊》贊的就是江姐,紅梅花開,香飄云天外,唱的也是江姐。
江姐的藝術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藍布旗袍,紅色毛衣,她也是我一生的榜樣。小說《紅巖》和歌劇江姐是我心中的經典,我最愛唱的就是《紅梅贊》。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真情吐露,是江姐的英雄事跡激勵著她,鼓舞著她。
四
1949年10月,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蔣家王朝認為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對共產黨手軟的結果,于是在重慶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進行瘋狂屠殺。重慶“11?27”慘案始于1949年9月6日,結束于1949年11月29日,殉難者多達300余人。革命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正氣之歌。
“11?27”慘案越獄之后,小說《紅巖》作者之一的羅廣斌,是從大屠殺中脫險的生者,拿起筆,把那些死者生前強烈的要求,真誠的希望,帶血的囑托寫成了一份二萬多字的報告,交給了黨組織。
在這份報告的最后一部分,羅廣斌含著淚水,代表獄中那些死去的難友,向黨組織提出了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八條意見:
一、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防止領導成員的腐化;
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鍛煉;
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到左;
五、切勿輕視敵人;
六、注意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
七、嚴格整黨整風;
八、嚴懲叛徒、特務。
這是革命烈士血和淚的囑托,這是革命烈士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的體現,這是革命烈士在生命最后一刻所發(fā)出的強烈呼喊,這是我們在發(fā)展建設中不能忘記的警示。
革命勝利了,不可能再出現屠刀、皮鞭下的叛徒,但是和平時期,一些黨員會不會在金錢面前,在美人面前,在權力面前背叛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呢?尤其黨內的高級領導干部,如果在這方面做了黨的叛徒,他的破壞性絲毫不亞于劉國定、冉益智之流叛黨所帶來的損失。譬如,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這樣做了,他將多少原是共產黨員的領導干部帶進了監(jiān)獄?原襄樊市委書記孫楚寅這樣做了,他不是也將七十四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進了牢房嗎?
這一點值得執(zhí)政黨深思!值得每一位黨員深思!
請記住,紅巖魂,中國的魂,民族的魂,永遠的紅巖魂。
紅梅花開香飄云天外,讓我們在歌聲中不斷吸取前進的磅礴力量。
喜歡上一段背景音樂,找不到資源,用音頻軟件轉錄,順便也錄下人聲對白。
那段曲子以悲涼為底色,一度向凄愴蔓延,又百轉千回,直至涌出暖意。仿佛大雪過后的陽光,瓊枝一樹瑩白,聽到雪悄悄消融的聲音。
而人聲斷斷續(xù)續(xù),游離其間。不,那仿佛是鑲嵌進去似的,或急促,或舒緩,踏著節(jié)奏,順應音色。在音樂營造的場景中,如果對白者也被音樂感染,便能聽到他們真切的感動。那時候,音樂,人聲和聽者,三者互為知音。
當一曲終了,人聲戛然而止,它們猶在聽者內心久久回蕩。恰如“天有星兮星有光,心悅君兮君可知?”
欣讀明月兄美文,讓我們用熱愛歌唱美好!
詩一樣的標題,精巧的構思,紅色的能量,脈脈流淌。
明月哥此文,很有教益。
紅梅花兒開是我極喜歡的一首紅歌,優(yōu)美,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堅強的精神內核。
問候大哥,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