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初見】回家的路(散文)
人生,許多時間都是在路上。確切的說,是走在離家和回家不斷往返的路上。
少時,繁華在遠方,理想在天邊,要從家鄉(xiāng)出發(fā),走向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及長,事業(yè)有成,安居他鄉(xiāng),心懷對父母的念想,足跡又踏在回家的路上。
去時的路,山高水長,道路坎坷,要越嶺過河翻山,也,不知所向。回家的路,念想雙親,情切溫馨,一步便想回到父母的身旁。
我的第一次遠行,是從家鄉(xiāng)到縣城里讀中學。心中盼了許久,行走的,卻是羊腸小道。
少時心里的縣城,是大人給我講述的故事里的天堂。那里有高樓大廈,有車來人往,寬廣的馬路通往天邊。但是,只有考上中學,才有希望到達那個地方。
一分努力,一分希望。中學考上了,我,第一次圓了初始的夢想。
我的家,在桂東南合浦水庫邊上,是一個僻遠的山村,距離縣城30多華里。去縣城,要坐船渡過一處寬闊的水面。之后,又是攀崗越嶺,又是過坳穿垌,彎彎曲曲的小道要走許久許久才到公路。這時,路,也只走了一半。
那時,沒有車騎,沒有鞋子穿。路,又是沙土路。赤腳走在坎坎坷坷的路上,尖銳的沙子釘得眼冒金星。但是,讀書的欲望強過了腳下的困難,一味堅心執(zhí)著徒步忍痛向前。
中學三年,每個星期去、回兩次。你,可以算一算,我用一雙赤腳丈量過多少路程?
知識的渴望,就是對理想的渴望。讀了中學,我的心胸又進一步拓寬了理想。為尋找一份工作,我一直來來往往跋涉在這段鄉(xiāng)間的小路上,用艱苦的努力去撿拾生活點滴的希望。
那時,我開始迷上了寫作。伏案豆燈下寫出了稿子,當然需要寄發(fā)。可村里附近沒有郵局,投稿,只能自己充當郵遞員。
我早早起床,將寫好的郵件帶到縣城郵箱投下,接著再趕回家。一天來回走60多華里。
小詩、小文發(fā)表嘉勵了勇氣,寫作更加勤奮了。但,這路也走得更頻了。心中的快樂,讓我長年樂此不疲,不懼烈日、風雨、嚴寒。
心,有多遠,路,就有多遠。幸運的光顧,我的人生之路,終于由縣城拓展到了地區(qū)——廣西欽州。我,成為了地級機關單位的一位工作人員。
此后,除了幾年遠離欽州去上海就讀,便是在欽州結婚育兒、建家安居了。
欽州,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距離我的家鄉(xiāng)有180多公里,是上個世紀地區(qū)行署所在地。
那時,交通不發(fā)達,從家鄉(xiāng)到達工作單位,行車需要大半天。
路途要經過合浦縣。由小江出發(fā),途中穿越龍門、張黃、泉水、常樂、石康、廉州、烏家、那麗等八個大鄉(xiāng)鎮(zhèn)。早上7點發(fā)車,午間到達中途的欽廉農場吃完午飯,再接著上路,下午兩點多才到達欽州。時間需要7個多小時。
沿途路窄,坎坷多彎,汽車顛簸,搖搖晃晃,常弄得你肚子倒海翻江。夫人走一次怕一次,許多人也望而卻步,真是令人望鄉(xiāng)興嘆!
那一年,家里老父急病,來電話要我趕回處理。晚上八點啟程,情急火燎速趕,到了進鄉(xiāng)七八里的鄉(xiāng)道,正遇道路拓展擴建,汽車進不去,只能下車徒步而行。
新開挖的路基坑坑洼洼,還有建筑材料隨處堆放,又黑燈瞎火,只能爬坎越障、一步一跌撞,摸索而行。幾次摔倒,又幾次爬起。待滿身疲憊進入家門,已是凌晨4時。父親正處高燒昏迷狀態(tài),病情危急,趕來近村醫(yī)生,迅速土法搶救,才得以轉危為安。
好得,這段關系著鄉(xiāng)民福樂平安的道路,后來全線如期貫通,政府賜予鄉(xiāng)民的福樂,終于安穩(wěn)鄉(xiāng)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區(qū)域的變動,欽州管轄的合浦劃入了北海市。從家鄉(xiāng)到欽州,就不再繞圈過廉州了。政府投資修建了欽浦二級公路。這時,回家的路又拉近了距離。從原來的180多公里的路,縮短到120多公里,拉近了60多公里的路程。且全程是水泥路面,平整、順溜、又寬暢。一個半鐘頭左右,欽州開出的車子,就可以停靠在家門口了。
只要有理想,腳下的路,會越走越順暢。
前兩年,一條從欽州到家鄉(xiāng)浦北的高速公路又開通了。這時,回家僅僅需要一個鐘頭??梢哉f,從欽州燉好的雞湯,拿回到家里,湯,還是熱乎乎的冒著氣呢!
回家的路寬敞好走了,可是,我,回家卻少了。
有人這樣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下歸途?!?br />
可惜,我的父母雙親,已經伴隨著歲月遠行了。他們已經沒有了享受我燉好雞湯帶回去讓他們品嘗的福分了。
敲下這幾個文字,我已經淚眼婆娑。我懷念這漫漫的回家路,更懷念那段將雛攜婦樂融融回家看父母的溫馨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