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飛龍峽的濤聲(散文)
滔滔不絕的青泥河,從這座小城橫穿而過,由北向南潺潺而下。循著流水的身影,向前行兩三公里,便把繁華小城以及喧囂拋在身后,展現(xiàn)眼前的是另一番僻靜之地——飛龍峽。飛龍峽谷,綿延數(shù)百里,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從天而降,見首不見尾,直奔白水江而去。
如今小城擴建,飛龍峽似乎就在小城邊緣,僅一步之遙,卻別有洞天。兩岸群山、水流、亂石、散落叢林的村舍,構(gòu)成原生態(tài)鄉(xiāng)野風(fēng)景,引得小城居民閑暇來此游玩散心。
飛龍峽,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峽谷,但曾有歷史名人于此留下足跡,自然也就沾了名聲。追問流淌不息的青泥河,濤聲嗚咽,向后世講述一個偉大詩人的悲慘經(jīng)歷。時光倒退到1250多年前的一個冬日,杜甫為求生存,躲避安史之亂禍端,攜家?guī)Э陂L途跋涉,經(jīng)秦州到達(dá)同谷(今隴南成縣)。詩人滿懷希望而來,迎接他的又是什么呢?
之前邀他前來的那個人失去音信,杜甫舉目無親,無處可以安身,無奈無助,只好到城南不遠(yuǎn)處的飛龍峽,依著山崖下巨石的背風(fēng)處搭建茅屋,一家人借此艱難度日?;囊捌鄾?,日聞猿鳴,夜聽狼嚎,與風(fēng)聲、濤聲為伴。一代大詩人,在此度日如年,飽嘗人生徹骨的凄苦。飛雪、寒風(fēng)、冰凍、饑餓、疾病、哀愁,充斥著瑟瑟茅屋。寒夜漫漫,窮困絕境,詩人一腔悲苦,心淚拋灑滔滔青泥河,以詩歌排解愁苦。
其中歌曰:“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fā)垂過耳。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fēng)為我從天來!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shù)挽不掩脛。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嗚呼二歌兮歌始放,閭里為我色惆悵!”
詩中字字呻吟,句句訴說,凄楚不堪。
生存困難,舉步維艱,杜甫只好離開同谷另謀生路,沿著飛龍峽向蜀都顛沛流離。把兩間茅屋,數(shù)首詩文,留在沒有給他一點溫度的同谷。
飛龍峽的濤聲,經(jīng)久不息哀唱詩人的《同谷七歌》,草堂對面的鳳凰山,仰天吟誦著“再光中興業(yè),一洗蒼生憂。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歲月的長河風(fēng)干了詩人留在飛龍峽的足印,卻沒有吹走他的一腔家國情懷。
也許杜甫做夢也不曾想到,千年以后的今天,他思想的光芒在這塊讓他飽受饑寒的土地上熠熠生輝。他曾經(jīng)的草屋,被后人修建成了古色古香、豪華雅典的“杜公祠”,供奉一個偉大詩人的靈魂,世世代代為之敬仰,傳頌。
今從縣城濱河路一直向南,寬闊的公路把飛龍峽和小城一脈相承,一橋貫通峽谷兩岸,天塹變通途。飛龍峽,已不是昔日豺狼出沒、哀鴻遍野之地。
擇一春日,驅(qū)車或是步行到飛龍峽,緬懷詩圣,感慨由衷而生。看“杜公祠”內(nèi),松柏長青、翠竹蔥郁、紅梅吐芳、牡丹妖嬈、蝶舞蜂忙、鳥雀鳴唱,一花一草、一亭一臺,都似在展示一個興盛時代的幸福與喜悅。想來詩人的那尊雕像,該是有靈魂的依托,他凝重的目光會變得釋然、欣慰,笑看飛龍峽青山綠水。
這目睹了杜甫的窘迫、見證了歲月變遷的青泥河,雪白的浪花在亂石間跳躍,清幽的潭水倒映著兩岸青山、藍(lán)天白云,滔滔的水聲與山間的清風(fēng)合誦一首春天的贊美詩。
一簇一簇的山花,粉的、白的、黃的、紫的,從山下一直漫延到山頂,像一團團彩色的云朵落滿山野,在綠樹映襯下更顯鮮艷和韻味,和風(fēng)送來甜蜜蜜的花香,山谷彌散著春天的味道。清脆婉轉(zhuǎn)的鳥鳴不絕于耳,如一曲美妙的交響樂,令人陶醉其中。
不知何時起,那些破舊土屋消失得沒有了蹤影,兩岸新型的村莊悄然擴展。曾經(jīng)大山下的荒灘,建起了一座座小閣樓,白墻灰頂,背靠青山,面朝小河,綠樹環(huán)繞,溫婉祥和,極具江南風(fēng)情。金黃色油菜花開得正好,家家都被一片片金色環(huán)擁,門口小徑水泥硬化,田園菜花夾道,設(shè)若杜甫見此情景,又會創(chuàng)作出怎樣的千古佳句?流于后世的怎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br />
峽谷中的公路蜿蜒而下,時有小橋車來回穿梭。馬拉車、人拉車早已被農(nóng)用車代替,滿載山貨的三輪車,那紅色、藍(lán)色的身影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融洽和諧,若彩色的甲蟲在山間奔忙。瞧,過來一輛摩托車,在無人的峽谷奔馳,騎車的男子臉色黝黑,但掩不住滿足和喜悅的流露。又有兩三輛電動車朝縣城方向結(jié)伴而行,車子上的年輕女子長發(fā)飄飄,衣著時尚,歡聲笑語在山谷中回蕩,她們說美容、說服裝、說孩子讀書、說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城里人?鄉(xiāng)里人?在這年月似乎已經(jīng)沒有明確的界限。所謂的幸福感,似乎不能再用城鄉(xiāng)對比來評判。她們一路把笑聲灑在在腦后,喜得青山含情,青泥河笑語歡顏。
偶有一對年輕戀人,在公路上追打嬉戲,忽而牽手,忽而擁抱,忽而擺拍。后來干脆鉆到河道,相依相偎坐在大石頭上,情歌聲聲,隨青泥河流向遠(yuǎn)方。
越往峽谷深處,越是靜幽,人行其中,若世外桃源,三千紅塵于此絕緣。不知誰人慧眼,相中這寶地,依山傍水修建“古典莊園”,朱墻青瓦,飛檐翹頂,雕花欄桿……仿若仙宮落此,引來四方客人休閑娛樂,吟詩作畫,好不安然。
小小飛龍峽,折射出歷史的變遷,新時代的巨變。
觀今日之繁華,念大詩人杜甫昔日之磨難,令人感慨生發(fā)。二十一世紀(jì)的今天,飛龍峽春和景明,“杜公祠”對面的鳳凰山,陽光下引頸高歌,高唱祖國繁榮昌盛。與之相依的“魯公山”(一山峰像極了魯迅先生仰臥的頭像),仰望藍(lán)天,神態(tài)舒然,“甘為孺子?!钡囊淮暮?,真的可以長眠安息了。他與“杜公祠”內(nèi)大詩人的雕像近在咫尺,像個相似的靈魂,想必在寂靜的夜晚,對酒言歡。
魯公問杜公:昨日同谷多凄涼,今日成州換新顏,感慨幾何?
杜公答曰:慶幸也!如今成州人民安居樂業(yè),老杜昔日疾苦算得了什么?吾之所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切愿望,早已如愿。老朽可瞑目地下了。
春風(fēng)過處,飛龍峽濤聲陣陣,似詩圣仰天而笑,更似在告慰詩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