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一座沒有冬天的小城 (散文)
西北電建這支隊伍從大西北來到不見雪飄的越南,這里沒有冬天,夏季燥熱。
汪秘,位于越南的北方,是一座很舊的老工業(yè)城市,就像一張值得珍藏的老照片,有一種既親切又久遠的味道。電廠是在原址上就地擴建,沒有一寸多余的土地。這里沒有高樓,不見高等級公路,卻有一種溫情的詩意在其中。
張俊輝書記說,他第一眼看到小城宛如一位羞澀的村姑,給人的印象很美好,內(nèi)心七分熱情,三分羞怯。中國能建人帶著藍色的夢,走進這座一時迷亂了芳心的小城,讓老工業(yè)煥發(fā)新的生機。
之后,張俊輝書記打開話匣子,給我講述了他們在越南汪秘小城的故事。
一、食堂三次變臉
一間不足70平方米的簡易鐵皮棚,成為汪秘項目的第一個職工食堂。
這是一個有棚庫區(qū)特點的食堂,四面透風很涼爽,外面下大雨,里面小下雨,別有一番熱帶雨林的情調(diào)。滿足30人就餐,不算寬敞,也不算狹小。雖說一切很簡陋,最大的優(yōu)越性告別了搭伙民工灶,員工想吃什么自己說了算。
隨著工程進展,隊伍擴編到一百多號人。棚庫食堂容積率已不能滿足需要,改造食堂提上了議程。
職工就餐的空間擴建為操作間,在距食堂百米以外,一間60平米的平房作為餐廳。餐廳和食堂遙相呼應,這是食堂的第二次變化,比較經(jīng)濟適用。
開飯時間到了,炊事班把飯菜裝上架子車,送到“餐廳”供職工就餐。餐廳里,飯菜花樣沒有國內(nèi)品種多,房間小,座位少,員工就餐姿勢千變?nèi)f化,或蹲或站,或在屋檐下,或在路邊的樹蔭中。吃飯聊天一并完成,公事個人私事合并執(zhí)行,一舉兩得“雙贏”。
當員工隊伍增長至近300之眾時,食堂被逼要第三次擴容。
項目部租來5個集裝箱,作為員工餐廳。經(jīng)電廠同意,擺在路邊人行道上,職工就餐再不怕日曬雨淋,也不用蹲著、站著,終于有了高規(guī)格的“雅間”。這是食堂最高層次的晉升,進入到了小康階段。
小城人的美麗不在外表,這里的人們把思想寫在臉上,把幸福放在心上,對明天的現(xiàn)代化充滿著向往。美中不足的小城,經(jīng)常性停水停電。這里的居民,每家都有柴油發(fā)電機,每戶都有水窖,停電、沒水的日子習以為常,十天半月生活不受影響。
停電沒水的日子總會隔三差五光顧,讓項目部食堂卻疲于應付。
食堂為了保證職工能按時吃上飯,遇到停水,雇車或者派人到工地拉水,拉不到水就買純凈水。遇到停電,炊事員把壓面機拉到項目部辦公室,找電源壓面條。
面粉、蔬菜、調(diào)料要通過中間商從國內(nèi)進口。北方人愛吃扯面人多,食堂不能完全滿足,通過“扯面就餐票”的方式控制,每周輪流改善。在國內(nèi)吃餃子是家常便飯,在這里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
在小城吃飯,趕不上在國內(nèi)小項目上的伙食,但員工心里還算很滿足。
二、居屋三番動遷
初春的小城,性情急迫地泄露出夏天的氣息。
室外氣溫高達30多度,直追國內(nèi)酷熱天。住房問題迫在眉睫。
原一期工程留下的一棟樓,半邊租給中國企業(yè)作為生活區(qū)。我們不能選擇的和先期到達的施工單位“混搭”居住,員工玩笑說,我們終于有了“天涯一家親”的生活。
在項目部的爭取下,待遇:7人擁有一間房,空氣污濁,空調(diào)開著,依然感到難受。這樣的住房,電廠也是出于國際友好,又為工程高峰著想才解決的。
改善住房條件電廠沒有停止腳步。
在電廠的協(xié)助下,找到一處停辦的學校,條件較好,我們立即組織人員修繕。當一切停當,準備入住時,學校突然通知,公安系統(tǒng)規(guī)定,不允許租給外國人居??!還沒能住上新房,夢就醒了。第二次搬家只是做了一個很美又很短的夢。
另想辦法找房子,通過四處打聽,最終在遠離電廠的一個居民區(qū),分別租到4處手續(xù)完備的民宅,能容納80多名職工住宿。
民宅面積小,條件簡陋,人員居住分散,夫妻也只能把恩愛放在心上,過上能每天見面的牛郎織女生活。雖在就餐、如廁、洗澡等方面,還有諸多不便,總體條件比當初已經(jīng)有了較大改善。
走出國門,員工們心里也有很多遺憾,沒能享受到世外桃源的驚喜,但更多的是收獲,做到了讓這座小城的幸福之花盛開。
在一個地方住久了就會有感覺,人們開始對小城有了眷戀家一般的感覺。
三、風行三種語言
中文,越語,手語是工地常見常用的交流方式。
境外施工最大的障礙,語言不通,交流不暢。項目驗收時,施工人員不能和監(jiān)理、業(yè)主順暢溝通,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和尷尬。
項目部公開在網(wǎng)絡招聘翻譯。
在這座小城里,有經(jīng)驗、懂電力的翻譯應聘者少,待遇要求高。項目部改變招聘思路:把剛畢業(yè)或在校實習生列為聘用重點。
一批剛走出校門的翻譯走上了崗位,電力術語以前聽都沒聽過,大部分是在臺灣打工學到的中文,會說不會寫。當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只能是語言加肢體,用不規(guī)范又蹩腳的手語交流。翻譯經(jīng)常遇到弄不明白的術語,翻譯用手語問,技術員也用手語答,或手把手,對照施工圖,一個一個作解釋。年輕的翻譯們都習慣帶上中越文字典,或者按照實物進行雙語對照查,打電話問同學、求教老師等辦法,提高翻譯質(zhì)量。在翻譯中學習翻譯,在運用中提高能力。
為提高翻譯水平,項目部組成以總工為組長的翻譯管理小組,加強對翻譯人員的管理,翻譯組以翻譯資料數(shù)量和質(zhì)量考核,工地以服務態(tài)度和處理問題水平考核。
境外施工也是一種留學,學知識,學能力。工地是一所“不考試的大學”,不但學到語言,而且學到小城人的作風和思想。項目部號召技術員及職工,在工作之余積極學習越語。不少職工從國內(nèi)或在當?shù)刭徺I中越文的書籍和光盤,大家互相傳閱學習交流,提高語言溝通能力。
一群中越雙方年輕人組成的翻譯隊伍,在二期工程擴建中成長起來,順利完成工程資料翻譯工作。
四、收獲三道嘉獎
向顧客提供優(yōu)質(zhì)安裝工程和滿意服務,真正把“細節(jié)成就完美”的企業(yè)理念落實到工作中。公司承攬的汽機電氣等項目,安裝性能穩(wěn)定良好,在工程中與業(yè)主、監(jiān)理、總包方形成密切配合,內(nèi)心深處升騰起相互尊重和理解。這是在越南汪秘最大的收獲。
第一道嘉獎:
3月的一天,一場50年不遇的颶風,將鍋爐輸煤一號棧橋屋頂瓦楞板掀翻砸落在主變上,造成主變高壓側A項連接線接地,致使220千伏升壓站因事故跳閘。停電癱瘓了整個正在建設中的工程,總包方請求我們連夜搶修故障。
接到命令后,項目部不講任何條件,立即組織人員、材料,在最快時間內(nèi)到達現(xiàn)場。夜幕降臨,雨下個不停,職工衣服濕透了,汗水夾雜著泥水,連續(xù)奮戰(zhàn)7個小時,在凌晨2點終于完成了搶修任務。雨夜的忙碌把“瞌睡蟲”也趕跑了。
第二道嘉獎。5月機組進入試運中,承包運行人員操作不當,汽輪機軸封供汽溫度過低,汽缸軸封體突然冷收縮“抱死”大軸,盤車電動機超載停止運行。此時高壓缸溫度409℃,中壓缸溫度462℃,而手動盤車難以盤動轉子,短時間內(nèi)已經(jīng)造成大軸偏心200微米的突發(fā)緊急事故。正在配合試運的熱機工地員工幸好發(fā)現(xiàn),迅速組織全體人員,靠人力盤動轉子,同時迅速安排車輛到庫房拉鋼絲繩、聯(lián)軸器螺栓、冷緊裝置等應急工具。經(jīng)過將近1個小時的緊急處理,恢復連續(xù)盤車,避免了設備的重大損傷。
第三道嘉獎。汽輪機設備的外缸,表面存在蜂窩、砂坑等鑄造缺陷,員工在安裝中,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反映給業(yè)主。最后業(yè)主責成設備廠家,派人到現(xiàn)場進行技術工藝處理。此事造成現(xiàn)場停工兩個月,影響了汽輪機高中壓缸安裝進度,我們贏得了對業(yè)主負責的贊譽。
在工程項目中,不少職工為了工作放棄回國休假。一部分員工,從工程開工到工程結束,沒有回過一次家。有一名員工是現(xiàn)場保安,因長時間沒有回家,妻子以為他變心了,向法院遞交了離婚申請。事后妻子終于理解,他把青春和時間給了一個沒有冬天的城市。
中國能建旗下的西北電建走出國門,走上國際舞臺,既是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又是在為世界造富,提高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率,這也是未來諸多業(yè)界的一條根本出路。
中國能建正走在這條路上。
(2022年5月11日修改,江山文學網(wǎng)首發(fā),感謝張俊輝接受采訪和資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