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聽蟬聽雨聽蟲鳴(散文)
一、聽蟬
夏天最明顯的標志莫過于蟬聲,因為只要它響起,就是夏天的開始。盡管你看不見,但你會覺得它無處不在,整天都會在你耳鼓鳴響,叫聲不絕,就連這空氣中都會被它們叫得發(fā)顫,好像隨處都能讓你觸摸得到。
蟬聲起,伏暑到。蟬聲伴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無法回避,不論你喜歡不喜歡,它依然故我,這是它們的責職,也是自然不變的規(guī)則。因而,它與夏天同在,夏天因有了它才更有生機,蟬因夏天而活,夏天又因蟬而有了色彩。蟬與夏天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弟,永遠相伴相隨,誰也無法拆分。
童年,我在船上,當兩岸的樹上傳來蟬聲,我總以為是樹發(fā)出的響聲,后來有小伙伴捕了蟬拿到我面前,我才知道這是他從樹上捉過來的,就是這小東西在樹上發(fā)出的鳴叫。我很好奇,這么小的蟲兒怎會發(fā)出如此響的聲音,以至于讓整個世界都處于它們這種音響的包圍之下?直到長大后我才知道,原來蟬本身并不會叫,難怪我看到它的嘴怎么也不像是會吹哨的樣子,它是靠振動發(fā)出的聲響。于是我也開始在夏天捉上幾個蟬,用線扣起來,但我發(fā)現(xiàn)它們只要到了我的手上就不再會發(fā)出聲響了,這讓我好生失望,小伙伴們說我捉的是啞巴蟬,可他們捉的蟬也很少發(fā)出聲響。
再后來,無意間我發(fā)現(xiàn)蟬在長時間獨處時還真的發(fā)出了聲響,那聲響竟然還會帶動一片,最后讓整個世界跟隨它們一起歌唱,我為此所震撼。而當我靠近它,它會果斷地停止了聲響,再怎么期待它也不會配合,最后我決定將它放回大自然,讓它去履行它應有的責職,去做它自己喜愛做的事。
蟬的動作并不靈敏,靜時是一付呆板的樣子,你怎么動它,它也不會掙扎,任你擺布,由你折騰,就連爬行讓人看上去也是顯得很吃力,在我的印象中它就是長著一身的硬殼、拖著懶惰的身軀,只會發(fā)出響聲的蟲子。但當你將它向空中一拋,它竟然會瞬間飛得無影無蹤,消失在你的視野。這就是蟬的特性,靜如處子,動如狡兔。
我以為,秋蟲的鳴叫是低調(diào)的,因為它們深藏于草叢,從不會躍上高處的枝頭高聲嚷嚷,甚至它們的叫聲都顯得有些謹慎。而蟬卻永遠站在高處,占據(jù)所有昆蟲的制高點,只要它開心,任你將樹踢得直顫它也不會停止它的鳴叫。它就是這樣一種永遠高高在上,永遠不低估自己,永遠以這種聲響向人類顯示它在這個季節(jié)的存在感,它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這是它的一種習慣,更是它一生的使命,它從土中沉默了幾年的時間來到樹上,在痛苦中完成它一生的脫變,然后開始它生命中全新的旅程。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過程,蟬的生命便不再是渺小的,而是偉大的,只要有它的聲音響起,它就不會被人類所忽略,因為,所有與人類和諧相處的精靈,只有它才是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即便天氣將冷,它也會發(fā)出最后幾聲凄婉的聲響,與人類話別,然后它又回歸自然,于無聲處孕育新的生命,開始它全新的輪回。
二、聽雨
我喜愛聽雨,從小在船上聽,聽那落在青青蘆葦上、滑落在斗龍河中的雨聲。后來在屋檐下看成串的水珠落在地上、滴成一個個小坑,方聽出水陸所落的雨聲各不相同。其實,人所處的心境不同,所聽到的體會也不盡相同。這正如劉禹錫寫的那個與眾不同的秋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個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幼年聽雨滿眼新奇。小時候?qū)τ晏旒瓤释趾ε拢?0年代的雨總能給我?guī)頍o限的新奇,同時也會讓我處于一種孤寂,因為這雨給多帶來行動上的不便,它如一把無形的鎖將我禁錮起來,限制了我出行的自由。
在船上,下雨時我就跟哥哥姐姐們躲進船艙里,而父母則還在船上忙碌著,要將艙口遮蓋起來,不能因為這大雨將船艙積滿水,憑空多了些操勞的壓力。而我只是會睜大眼睛看這滿世界的雨,胡思亂想。看雨中仍在飛翔的鳥兒和那些不俱風雨的雞鵝鴨狗,還有那水中鬧得正歡的魚兒,只有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操勞的,還總是大呼小叫,讓人感到心兒緊緊的,放松不得。
少年聽雨腹中忍饑。長大一點才知道父母的艱辛,因為他們要想盡辦法來養(yǎng)活這一家老小,還有幾張只會吃飯不能為他們減負的嘴。70年代那些風和日麗的日子就是他們按部就班地養(yǎng)家的生活,風雨來臨之時就是平添他們生活負擔之時,不能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還得為此付出不可預算的支出。那段時間只要下雨,中午這一餐多數(shù)是喝粥,至多炒點蠶豆,那還是從農(nóng)田一顆顆揀漏揀來的。挨到傍晚的時光早已是饑腸轆轆,再喝上幾小碗便趁著天剛黑趕緊上鋪。這么早通常是難以入睡的,唯一的動靜就是靜聽那四季的雨聲,在不知不覺中入夢。
青年聽雨空談豪氣。工作之后的雨聲中多了煙氣和酒氣,80年代街頭時常有些年輕人穿著喇叭褲、留著長頭發(fā)、拎著收錄機、放著流行音樂,甚至會在雨中瘋狂地跳起搖擺舞。下雨的日子也是清閑的日子,或坐在屋內(nèi)聽外面帶著樂感的雨聲想入非非;或約上幾個哥們喝上幾杯,聊一些曾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們做了哪個行業(yè)賺了錢,在那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面前,到處都可能揀到黃金,可我什么也沒能揀到,最終也只能是身在工廠、空談理想。
中年聽雨操勞生計。世紀的更替,雨聲變得干凈,腳下的路已不再害怕雨淋,只有一些正在改造或還沒改造完的道路仍能觸碰到人們酸楚的記憶。20余年的時光檢驗,人與人之間拉開了甚遠的距離,有人坐在私家車中聽雨,有人仍躲在屋檐下聽雨,感受這個世界的巨變,企圖捕捉可能潛藏的商機。下崗后我在淺水處折騰了6年再次回到了原點,從大集體的職工變成了勞務派遣,享受著幾種保險和基本生活費。收入不高,因而年齡漸大,血壓、血糖、血脂也不見高,這些竟成了我的驕傲。
如今聽雨尋覓詩意。2010年后的幾年,進入天命,年輕時的夢在從爬方格過渡到敲擊鍵盤,我也終于將一些文章敲上了報紙雜志,這時候聽雨,聽出的是生活的美感、歲月的故事、生活的浮沉、命運的多舛,體會到“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的愜意。
雨還是那個雨,只不過雨是人非。我愿這雨能打濕我的內(nèi)心,讓它充滿詩意和情感,創(chuàng)作出更多可以打濕別人情感的文字。
三、蟲在秋夜啾啾鳴
一年四季季季有特色,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偏好。翻開這些年我寫的那些文章和詩歌,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寫秋天的寫得特別多,從初秋到仲秋,然后到深秋,每個時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正驗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句詩: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季節(jié)已從如火一般的夏步入到秋,但這個時候的界限并不分明,氣溫持續(xù)偏高。盡管自然界的變化無常,但有些規(guī)律卻是無法改變的,此時的秋蟲早已應季輕聲鳴響于田邊草叢中了。
對秋蟲我有著一種特殊的敏感,在我的認知中它就是秋的使者,只要聽到它的吟唱,季節(jié)的詩情便會涌上我的大腦。它們或吟唱于墻角,還躲藏于井邊,有的飛進庭院,有的闖入人們的居所。它們低調(diào),是因為它們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決不占領(lǐng)枝頭招搖;它們又很有激情,夜幕降臨,它們便會如約而至,扯開嗓門開唱,其音調(diào)各有秋千,但卻從不會因為自己五音不全而沉默,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唱腔珠圓玉潤而獨領(lǐng)風騷,它們各展歌喉,將不同的聲響傳遞到這秋夜,為秋增色,為秋添景,為秋吟唱,共奏秋的樂章,每年按時赴約,從無例外。
秋蟲通常深藏草叢中,入秋后開始它生命短暫的旅程,以植物為家,以植物為食,不懼風雨,或許一陣大風便能使它們微不足道的身軀騰空而起,隨風飄蕩,但只要給它們一片綠色,一片草叢,它們便能延續(xù)生命的初心,重復生存的使命。每個夜晚唱響它們生命的贊歌,將它們一秋的輝煌留在世間,以至于它們在秋夜啾啾鳴叫的聲響會永留人們的耳鼓,讓人時常回味。
正因為秋蟲的生命不長,它們夜夜的吟唱是用短暫生命發(fā)出來的絕響,在完成了它們的使命之后便歸于田野,越到深秋越是它們生命的絕唱,它們盡責盡職,恪守其生命的本色,堅守這自然賦予它們的使命,最終化為泥土,歸于自然,塵歸塵,土歸土,這本身便是一首凄慘的悲歌,它們卻在生命的歷程中唱得如此激昂,唱得讓人流淚,唱得孩童們天真無邪,唱得情人們更加深情,唱得老人們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它們恪守生命的規(guī)律,肩負生命的責任,簡單而機械,應時而來,順時而去,短暫卻輝煌。雖生得渺小,卻活出了偉大,活出了堅強,活出了世人的尊重,活成了千古不變的自然規(guī)則。世間因有它們而讓這個季節(jié)更有生機,這個季節(jié)因有它們才變得更具代表性。它們來得悄然,去得讓人不知不覺,等你忽然再次想起它們,季節(jié)已然換了模樣。
秋蟲的生命是壯烈的,它活的不僅僅是一個單純循環(huán)的生命歷程,而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nèi)祟愡@種高等動物所需借鑒和學習的,人活世上在滿足了基本生存條件之后仍然所求甚多,這些追求大多是物質(zhì),卻少了精神,少了品質(zhì),少了格局。如果我們把自己活成一種簡單,活成一種精神,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各自的能力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力量,人類便可多了幸福、和諧、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