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璞】我的三姑奶(散文)
一
母親靠在沙發(fā)上閉目養(yǎng)神,一向勤勞的她沒了事情做,就會萎靡不振。忽然一陣電話鈴聲打破沉寂,她立刻來了精神,一把抓起話筒:“三姑……哦……好……一定,一定……”
母親叫的“三姑”,是父親的本家三姑,其實是她的“閨蜜”,當然我就得叫三姑奶。她們當年都是村里宣傳隊的骨干,從那時起就關(guān)系親密,三姑奶脾氣溫婉,母親性格開朗,卻不影響她們將五十多年的友情延續(xù)至今,包括我們這些下一代成為兒時的玩伴。
二
三姑奶年輕時長得白凈,精于女工,歌聲甜美。她們姐妹四個,大姐二姐早已出嫁,她從小沒了父親,和老姑奶守著多病的母親。女大當嫁時,三姑奶卻決定留在家里,招贅一個“養(yǎng)老女婿”,為母親養(yǎng)老。村里的小伙子們仰慕三姑奶的容貌,但誰都不愿被招贅,因為當年這被認為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于是三姑奶的婚事就拖了下來,直到年近三十。
終于有人介紹了一位小伙子,就是后來的三姑爺。三姑爺是相隔四五里的鄰縣人。本來家道殷實,他父親在外地做生意,但卻忽然病不能治,臨終前將孤兒寡母托付給喪偶的莫逆朋友。新的家庭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多了兩口人吃飯,家境就變得不太充裕,但仍想讓孩子們走讀書這條路。弟弟卻對讀書毫無興趣,家里惱怒之極,隨口讓不是親生的三姑爺讀書。三姑爺感激不已,家人不忍反悔,但要求不能耽誤每天拾回一捆干柴,對上學充滿向往的三姑爺默然應(yīng)允。于是每天早早出門,先到田間地頭收集別人剩下的秸稈、樹枝,估計時間差不多了背到學校堆在墻角,放學后湊夠一捆才能回家,下午繼續(xù)。但他天資聰明,勤奮扎實,一路讀完小學讀重點中學,竟然考取了北京大學。那個年代的學校派別林立,打打殺殺,一個農(nóng)家孩子,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跟上一伙人,沒想到卻站錯了隊伍,畢業(yè)被發(fā)回老家的氣象部門,后來干脆被“下放”回家。當年的農(nóng)村,無暇顧及什么“北大”學歷,生存才是硬道理,因此一個身體孱弱的書生注定被人冷落,直到遇見三姑奶。
兩個人見了面,穿著一身黑棉襖的三姑爺言談樸實,絲毫沒有和農(nóng)家子弟的隔閡,三姑奶也覺得很談得來,相互很有好感,據(jù)說三姑爺回來感嘆即使在大城市也從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女子。村里人聽說三姑奶相親,都在悄悄關(guān)注,三姑爺身體消瘦,高高的個子在當年絕不是優(yōu)勢,卻因為做衣服“費布”成為丑陋的標志,大家說一看就不是吃苦出力的正經(jīng)莊稼人,很多人不屑一顧,議論紛紛,傳言他與三姑奶不般配。這些話傳到了三姑奶的耳朵里,她有些動搖,找我的父母尋求建議。父母一向尊重讀書人,勸告她說“你再漂亮也不可能是一輩子的資本,總是一個農(nóng)村人,人家大學畢業(yè),現(xiàn)在只是暫時落難,將來一定會有出頭之日,不要目光短淺?!庇谑侨媚厅c頭答應(yīng)了這門婚事。
婚后,三姑奶將家里經(jīng)營得井井有條。后來有了兩個兒子:立軍長我一歲,學軍小我?guī)讱q,吃過晚飯,兩家人經(jīng)常相一串門,在昏黃的油燈下高談闊論直到很晚,從歷史掌故到鄉(xiāng)村時政。盡管比父母長一輩,但三姑爺對一家非常敬重,從來都是笑呵呵的,沒見過生氣的樣子。很小的時候,驚奇于三姑爺懂得天文地理,以為他是天上的人,因此經(jīng)常纏著他問這問那,他都耐心解答。兩家人有了難處互相幫忙,有了煩心事互相開導,無話不談。
三
我和立軍、學軍成為每天都在一起的好伙伴。
我們從書上知道兒童團的故事,也成立了自己的“兒童團”,把木棍削成自制的武器,打著用紅布制作的紅旗在村口站崗放哨,分析從這里路過的的每個人是不是形狀可疑?像不像竊取情報的特務(wù),但卻不敢真的盤問,只有見到溫順的小貓小狗才敢假想成“敵人”像模像樣地大聲斥責,嚇得它們嗖地逃得無影無蹤,我們哈哈大笑取得勝利。只有一次學軍我倆不知為啥招惹一個大孩子,大孩子沖我倆一瞪眼,學軍嚇得哇哇大哭,哄他費了很大功夫。也有時成立“游擊隊”,立軍自任總司令,我是政委,學軍是勤務(wù)兵,還有老姑奶家的兒子偶爾過來加盟,其余就是一些光有名字的虛擬隊員。沒有專門的對手,就對著河埝上的樹林投擲手虛無的手榴彈,端著看不見的機關(guān)槍嘴里噠噠吼叫,有時心情不好就互相宣布誰被“取消”了隊員資格,過一會又湊在一起-灌鼠洞、掏鳥窩、抓魚、洗澡,在家里弄的雞飛狗跳,免不了被他們的姥姥我的老太一陣責罵,老太哮喘連連,我們只有安靜一會,不久卻依然如故。
上學了,盡管不在一個年級,仍然每天一起上學,回家一起寫作業(yè)。星期天寫完作業(yè)每人捧著一本厚厚小說靜靜地看,天漸漸黑了下來,我們的眼睛離書越來越近,逐漸埋在書里,直到再也看不清上面的字跡,才放下書回家吃飯。有時覺得報紙上的一些知識很有價值,就一起拿著在村里的街道上大聲朗讀。在學校,我們都是父親組建的文藝隊成員,放學后先不回家,專心致志練習樂器,吵吵鬧鬧開著玩笑。學軍小,卻學習好,還當上了少先隊大隊委,雙方家長都經(jīng)常教育我倆大孩子向他學習,我倆非常嫉妒,經(jīng)常丟下他單獨行動,一轉(zhuǎn)眼卻又和好如初。
我上初中的時候,三姑爺原來的問題被認定為子虛烏有,安排到唐山農(nóng)校當老師。后來他們?nèi)肄D(zhuǎn)為“商品糧”,一家人帶著老太到離我們六、七華里的學校安家。他們一家離開的時候,我們依依不舍,送出很遠。當年沒有電話,信息不通,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互相祝福。還好村里有一位大叔在那個學校當校工,可以捎帶一些消息,了解他們一家的簡單情況。初中畢業(yè)了,我實在想念立軍哥倆,請大叔帶著我到學??赐媚?。集體宿舍樓改造的居室雖然不太寬敞,但已經(jīng)讓我大開眼界,學校運動會熱火朝天,三姑爺更加熱情樂觀,為學校的事跑上跑下,說說寫寫。脫離了農(nóng)民身份的三姑奶被安排在學校餐廳打掃衛(wèi)生,每天早早起床上班,干勁十足,臉上仍舊總是帶著微笑,據(jù)說學生非常喜歡這位和氣的大姨。我們?nèi)齻€擠在整潔干凈的床上聊天,回憶過去的快樂,介紹以前沒見過的新奇事,整夜沒睡。我望著窗外明亮的燈光非常羨慕,也從心里祝賀他們過上了新的生活。
四
老太去世了,與他們一家的見面機會也越來越少,我們幾個當年的小伙伴也都分別上學、參加工作,只有買房、結(jié)婚、育兒這樣的“大事”才能夠見上一面。大人們漸漸老了,見面時卻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我們不再如當年的頑皮,變得彬彬有禮。偶爾和他們一個單位的同事意外相逢,急迫地打聽彼此的近況,得知三姑奶的孫子孫女已經(jīng)上學,三姑奶每天接送照顧,一家人其樂融融,為他們感到由衷高興。
父親生病在床,幾年后離開了我們,過了很長時間才聽說三姑爺也突患重疾撒手而去,立軍和學軍兩個小家庭一直在輪流陪伴著三姑奶,照顧著她。那次母親和三姑奶再次相逢,彼此凄然無語,相互安慰,相約今后多多聯(lián)系,珍惜余下的歲月。后來她們有了手機,學會了“微信”,果然每次都是持續(xù)幾十分鐘舍不得放下,直到手機電量不足。
母親和三姑奶這次是約定趁著清明祭掃,兩家人見上一面,我望著母親興奮的表情,同樣心情激動地期待著那一天快些到來,暢想著相見后的溫馨時刻。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