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走過“鐵匠鋪”(征稿·散文)
學校建在山坡上,周圍是亂石和墳崗。坡下是一條碎石公路,后來鋪了柏油。柏油路下面,有幾戶人家,說是村子,卻連個村名也沒有。人們都稱這兒叫“洪廟”,卻又并沒有廟。
柏油路的一旁,是學校,得攀好幾道臺階。我的整個中學階段,便是在這所鄉(xiāng)(公社)中學完成的。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那時叫“十年制”,據說是要普及高中的。但后來只辦了三屆(我們是最后一屆),高中就撤了,并到了鎮(zhèn)上,那是縣二中。而十年制,也就變成了九年,高中已不在義務教育之列了。
當然,這些都與我要寫的鐵匠鋪無關。扯這么遠,只因鐵匠鋪就在學校的坡下邊,與學校并列在那條繚繞的柏油公路旁。每天,我從家里趕往學校,又從學校返回家里,都要經過這座鐵匠鋪。
鐵匠鋪簡陋,石棉瓦搭蓋,周圍圈一堵不算太高的紅磚圍墻。圍墻開一個出口,朝向柏油路。兩扇對開的鐵柵門敞著,從來就沒見關過。每次經過鐵匠鋪,我們都要往里瞅一眼。
當然,早上上學急,是沒有時間多逗留的。但下午放學就不同了,我們已不受任何約束。離開學校,與三、五同伴回家,我們便踅進鐵匠鋪,這兒摸摸,那兒搗搗。至于肚子餓與不餓,似乎已不是我們的事。
師傅們也很隨和,見我們都是學生,倒也親切,從不強加制止。
那時年少,啥都好奇。童稚未脫,頑性未改。有時候,我們見師傅拉著風箱,火苗呼啦啦直往上竄,爐火就旺起來。我們便走過去,要過師傅手里的風箱桿。師傅也不推脫,倒樂意把風箱桿遞與我們。但讓我們拉幾下后,卻又把風箱桿要了回去。畢竟,我們年小,拉不旺爐火,也拉不出那風箱的節(jié)奏。
其實,拉風箱的是徒弟,翻撿爐火的才是師傅。一臺爐子,有師徒兩人。這是他們的分工,也是他們的身份象征。
有時候,我們見爐火燃得通紅,既沒有煙,又沒有嗆人的煤臭味,我們便走過去,從旁邊的煤筐里撿一塊煤,丟進爐子里。師傅也不阻止,只用鐵鉗把那剛丟進去的煤塊翻撿一下。師傅說,這是焦炭,是煤經干餾提煉而成,所以沒有煙。并且說,這是專供鍛造和冶金用的。
對于這些專業(yè)知識,我們不懂,只瞪圓了兩眼聽著,然后就點點頭,站到一邊。
這時候,師傅就用一手拿了鐵鉗,把爐里燒得通紅的鐵塊夾出來,擱在鐵墩上,一手握鉗,一手掄了鐵錘砸。徒弟也迅速放下手里的拉風桿,走過來,雙手掄起鐵墩旁另一把把兒跟我們一般高的鐵錘,揮舞起來。師傅掄小錘,徒弟掄大錘。師傅一手揮動著小錘,一手用鐵鉗不停地翻動著燒紅的鐵塊,時不時在那不平整處敲兩下。徒弟卻只顧揮舞著大錘,頭也不抬的、對著鐵塊一陣猛砸。鐵錘帶著風,在徒弟的肩頭揮舞,每一錘都落在鐵塊上。一時間,整個鐵匠鋪,便只聽得見一片叮叮當當聲。鐵塊被砸得火星四濺。師傅一遍又一遍催促,讓我們往遠處站,別讓火星燙傷、或者澆爛了衣服。
一陣猛砸后,一根鐵條便從圓的砸成方的,方的砸成扁的。鐵塊被砸得冷卻后,便又扔進爐子里鍛燒一回,鍛紅了,便又拿出來,放到鐵墩上砸。如此三、五番后,一口刀、一把鋤頭、或一條鏟子……一件成形的鐵器便出來了。師徒倆這才停了手,各就各位,繼續(xù)拉風箱、燒爐。
看著剛才徒弟掄起來呼呼生風的鐵錘仍擱在鐵墩旁,我就走過去,試著掄一下,沒想到只拖動了一下,卻被那鐵錘拽個趔趄。這時候師傅就笑了,說:“打鐵還須自身硬,鐵墩要硬、鐵錘要硬、身子骨更要硬朗?!比缓笞哌^來,拍拍我的肩:“就你們這小身板子,還是回學校好好練練吧,練一身過硬的學識本領。”
我聽了,臉就漲得通紅,便退到鐵墩旁淬火的水池邊,洗剛剛沾了煤灰的手。這時候師傅又笑了,說:“你這手是不是也要淬一下火呀?”
淬火,據說很講究。那是鐵匠行當里過硬的上乘功夫,沒有一定的經驗不得其要領。淬火太深,鐵器疲軟,容易卷刃;淬火太淺,刃口堅脆,容易破刃。一些打造得不好的鐵器,便難免要回爐淬火。這些,我都是聽父親說的。但父親不是鐵匠,他的這些說法,也只是聽鐵匠們傳的。
一次,父親在學校旁邊的鐵匠鋪打了把柴刀。但拿回家一用,那柴刀就沿刃口裂開了。父親拿了刀去找?guī)煾?,讓他給重新回爐淬火。但師傅說,那刀是在刀口嵌鋼時夾了積炭,是沒法回爐再造的,所以便只能給他換一把。
后來,我高中畢業(yè),高考沒有考上,便又回學校復讀一年(這是鄉(xiāng)中學開辦的最后一屆高中)。一次,父親來學??次?。在經過鐵匠鋪時,遇見那師傅。他們彼此很熟。在提起我時,那師傅對父親說:“這些年,這些孩子的學業(yè)都荒廢了,平時學習底子薄,便只能回爐淬火了?!?br />
聽父親說,那師傅姓曹,他們家世代都是鐵匠。他們都叫他曹鐵匠。但他的手藝,比不上他父親。他們在這兒搭一個鐵匠鋪,是因為鄉(xiāng)里要組建一家鄉(xiāng)辦企業(yè),于是便召集了全鄉(xiāng)五、六位鐵匠,由他牽頭,聚集到這里。
其實,鐵匠鋪里還有另外幾位師傅,他們有人會些簡單的翻砂工藝,澆鑄一些犁鏵、灶具之類。也有人懂些焊接技術,做些焊接、切割之類的。但大多時候,他們還是鍛打些刀、斧、農耕具之類。
一次,我從學?;丶遥吹铰愤叺乃镏虚g,停靠著一艘船一樣的東西。我當時心里想,誰會把條船開到田中央來呢。后來我聽人說,那是鐵匠鋪的人,研制出來的一條“機耕船”。但看上去,似乎也沒什么特別。只不過在那船尾上,安放了一臺柴油機。后來有一天,我看到那師傅坐在船上試耕。那船上的柴油機,突突地冒著濃煙,轟隆隆地響聲很大。那船在水田中央顛簸,船尾的犁鏵,掀起一片片水花。我想,這跟拖拉機有什么不一樣呢?只不過把個“機”,改成了“船”而已。后來我離開學校,就聽說那機耕船一直擱置在鐵匠鋪里,再沒有聽人提起。
再后來,就聽說那鐵匠鋪解散了。臨解散的前一天,那師傅站在鐵匠鋪門前,久久地不愿離開。有人從他身邊走過,只聽到他輕輕地嘀咕一句:“打鐵還須自身硬呀!”說完,就緩緩地離開。
多年后,學校也遷離了這里,便與這鐵匠鋪,一起消失在人們記憶的長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