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獎】情滿大雜院(散文)
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和朋友漫步在風情大道上,享受著假日特有的悠閑。突然,一對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是王大伯和王大媽。他們二老也看見了我,興奮地喊我的名字。這意外地重逢讓我們喜出望外,倍感激動。我們彼此噓寒問暖,訴說著各自生活工作情況。
二老今年都78歲左右。雖然步伐沒有以前那樣有力,臉上已刻上了深深的皺紋,頭發(fā)也全部變白,個頭也比以前矮了許多,但身體硬朗,性格還是那樣的開朗。和他們的重逢又把我?guī)Щ亓诉^去那段美好的時光。
大凡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都有一個刻骨銘心的記憶,那就是住房。在那個特殊的歲月里,住房就是一個夢,那夢的背后就是心酸,苦澀、艱辛。那時候,城市的住房都是由房管部門統(tǒng)一分配的,大多是一排一排的居民點,還有老城里留下的四合院。所以,那時候的房管所權利是非常大的。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結婚幾年沒有房子的我,在朋友的鼎力相助下,由房管局分配到了兩間半土坯房。在當時,這個居民點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居民點,聽說這套房子還是華亭縣一位有頭有臉的老干部住過的房子。當我和老公拿到鑰匙的那一刻,心情激動的就像是得到了寶貝似的,別提有多高興。當我們興高采烈地打開房門一看,心里一下從沸點降到了冰點,只見那墻面上厚厚的糊了八層報紙,報紙黑得已經(jīng)看不見字跡,看來房子已經(jīng)好久不住人,滿墻角都掛著蜘蛛網(wǎng)??吹竭@情景,我有點動搖,但是,理性還是讓我冷靜了片刻,心想,不管怎樣,我們還是不能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接下來,我和老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借來了工具,一同鏟墻上的報紙,厚厚的報紙粘貼得非常牢固,我和老公整整鏟了兩天。后來老公刷墻,我當下手。不到五天時間,房間一下子舊貌變新顏。白白的墻,白白的頂棚,玻璃也讓我們擦得透亮。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買家具,布置房間。就這樣,一個嶄新的家誕生了,終于結束了居無定所的生活。
我們住的這排共住五家,其中就有王伯伯一家。王伯伯有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yè),另立門戶。除了逢年過節(jié)攜全家看望老人外,其余大部分時間就二老獨處。我的隔壁住著蔣阿姨一家,蔣阿姨沒有工作,膝下兩女一兒都在上學,一家人待人和善。其余兩家和我一樣,都是上班族,其中一戶還是人事局局長。大家早出晚歸,忙忙碌碌,見面總是客客氣氣。從年齡結構上看,我們是這個院子里的小字輩,所以,我和老公尊老愛幼,與人為善,和藹相處。我是個性格開朗,心直口快之人,不到一段時間,和這五家旅居關系處得非常融洽和諧。
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边@話一點不假,住在大雜院,就像一家人一樣和睦相處。我是個比較粗心的人,常常忘記購買油鹽醬醋。有時候飯做好了,一看沒有鹽醋,便拿上碗不管到誰家去借點,以解燃眉之急,互助互愛在大雜院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這個院子里,不管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給鄰居送點品嘗,尤其是逢年過節(jié),大雜院里每家每戶都飄散著濃郁的香味,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喝酒,真是熱鬧非凡,其樂融融。
由于我的工作是一個季節(jié)性很強的職業(yè),尤其到了春夏,加班加點是常事。老公是一個野外工作者,一到夏季,就是有天大的事,都要放到一邊,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矛盾產(chǎn)生了,我們常常為了照顧孩子而發(fā)生爭執(zhí)。那時候,孩子才兩歲,婆婆在農(nóng)村老家,我的母親要上班,沒有人幫助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王大媽和蔣阿姨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上班的時候,孩子就由她們幫我照顧。記得有一次,正是秋雨濛濛的季節(jié),老公十幾天沒有回家,吃住在單位。我是搞建筑設計的,一到春季,更是忙的昏頭轉(zhuǎn)向,加班加點是常事。就這樣,蔣阿姨幫助我照看了兩天孩子,當我忙完工作回到家,看到孩子安然無恙,那份感激之情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大雜院里的點點滴滴深埋在我的心里,時常在我的記憶里流淌。在大雜院里,不管誰家有了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記得有一次半夜三更,突然,我的門不停的敲,我慌忙打開門一看,是王大媽,原來王伯伯突然生病,情況危急,需要送醫(yī)院搶救。那時候信息閉塞,無法通知到他們的兒子。于是,我老公連同幾個鄰居連夜把王伯伯送進了醫(yī)院。經(jīng)檢查是急性闌尾炎,醫(yī)生連夜實施了闌尾手術,王伯伯才轉(zhuǎn)危為安。等第二天他們的兒子來到醫(yī)院時,王伯伯的病情已經(jīng)得到了控制,兩個兒子感動得不知說什么好。
記得那個時候,我家門前有一塊空地,我請人修建了一個花園,里面種滿了牡丹、月季,玫瑰花。一到夏季,鮮花爭奇斗艷,花香四溢。那時候,娛樂單調(diào)貧乏,最大的快樂就是每天下午,大家坐在我家的花園旁邊,男士們集聚到一起打撲克,女士們一邊織毛衣,一邊聊天。孩子們則在院子里玩耍嬉鬧,那小院里常常充滿了歡聲笑語。待到繁星滿天,明月高掛,萬家燈火通明之時,大家才戀戀不舍地回到自己的小屋。
晨曦來臨,大家早早起床打掃衛(wèi)生。如果哪家起床晚了,大家也不計較,毫不含糊地把他們的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雖然是件區(qū)區(qū)小事情,但那種理解、互助、真誠讓人倍感親切。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居住條件逐漸改善。原來的大雜院已經(jīng)被高高的樓房取而代之。大家搬離了這個曾經(jīng)給過我們許多溫馨快樂的大雜院。蔣阿姨已經(jīng)跟隨女兒遠在北京。王大伯還住在原來的地方,只是土坯房換上樓房。我也幾經(jīng)周折,搬離了大雜院,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雖然同住一個縣城,但由于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空間,且工作忙碌,大家很少見面。偶爾一見,就格外親切,噓寒問暖?;貞涍^去同住大雜院的點點滴滴,那種真誠以待,互相關愛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令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晃二十幾年過去。而今,大家都住上了樓房。但冰冷的混凝土隔住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像以前那樣融洽、真誠。雖然大家同住一個單元一個樓層,卻行同路人,不知姓甚名誰,那種鄰里之間的友情已經(jīng)蕩然無存。金錢的充斥,人情的冷漠就像一堵墻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深深地隔離。
好懷念大雜院里的人,大雜院里的情,還有那久違的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