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戀】春天,走過那片熟悉的油茶林(散文)
我的春天,注定沒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景象。
桂西多山,一條河流的遇見都是難得的尋覓,何況是海。盡管房前屋后的桃紅李白可以詮釋春天的含義,但,那是春天和村莊的故事。與茫茫群山相比,村莊是隱藏的,桃紅李白也是隱藏的。
大山的春天,應該用綠來形容,還有嫩。其實,并不是每一種花都盛開在春天,就像油茶花,總是開在秋末冬初那清涼的日子里。我經(jīng)常百思不得其解,都說春天是個山花爛漫的季節(jié),可是,我的春天卻沒有太多的山花,我的春天應該在秋末冬初的日子里,在那漫山潔白的世界里。
油茶林是大山深深記憶。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故鄉(xiāng)會有那么多的油茶林,一片連一片,一山連一山。我的童年,是在油茶林的陪伴中度過的。談不上喜歡油茶林,但她卻生生地長滿了我的整個童年,就像我不喜歡大山那彎彎曲曲的山路,卻有著我腳步最多的記憶。
大山應該是感恩油茶林的。每年,油茶林都會或多或少地結(jié)出油茶果,用油茶果榨油成為大山的生存方式之一,或自用,或售賣。我不想過多地去描述油茶果的價值,對于大山來說,每一份價值的取得,都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油茶林除草,油茶果采摘,將油茶果殼與油茶籽粒進行分離,每一項過程,都是繁復的勞作。而我,更多地是穿梭在油茶林中拾些遺漏,山里人叫做“撤茶籽”。所以,我與油茶林的恩怨情仇,大都是從“撤茶籽”開始。比如,發(fā)現(xiàn)一粒锃亮的油茶籽,我會驚喜,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的失望要多于驚喜。我一度認為,是大山的人們眼力太好,才把油茶果采摘得干干凈凈,讓我在“撤茶籽”的過程中帶著太多的失望。只是,我沒有深刻地去分析大山的生存狀態(tài),其實,山里人把油茶果采摘得那么干凈,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山太貧窮了,山里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收獲的機會。我想,如果沒有油茶林,我就不會那么卑微地在油茶林中穿梭,“撤茶籽”的痛苦經(jīng)歷就不會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我不知道山里人對油茶花開是否存在矛盾心理。漫山遍野的油茶花,一束束、一樹樹,一山山、一嶺嶺,把山頭開白了,把山川開滿了,潔白的油茶花,讓大山銀裝素裹,給人無比震撼。一朵花,可以從美的細節(jié)去欣賞,而一山山的花,讓人感受到的,是盛開的驚奇。我覺得,山里人一定是喜歡油茶花滿山開的,因為那代表著來年的碩果累累。只是,采摘油茶果是個繁重的累活,胸口掛著一只布口袋,然后爬上東搖西擺的油茶樹上,布袋摘滿后要倒進油茶樹下的那只等待著的大袋子里,每天采摘油茶果,爬上爬下要重復無數(shù)次,油茶花果同期,采摘油茶果的時候,也正是油茶花盛開的季節(jié),粘稠的花蜜會把人們的頭發(fā)粘在一坨,似乎始終無法梳通,油茶葉邊帶著鋸齒,一遍遍地割在人們的手上、臉上,油茶枝上有一層灰質(zhì),會把采摘油茶果的人們?nèi)境伞盎権垺保钪匾氖?,樹下的大袋子裝滿了生果,非常沉重。三叔說,“今年茶花是開得好啦,明年腰要斷。”
我是目睹山里人在繁重的勞作下仰天興嘆的。所以,我不想看到山里人那么勞累,我覺得不這不公平,為什么山外的人們可以坐在大榕樹下悠閑,而山里的人們卻要扛著沉重的油茶果在林中穿梭。對于我來說,我期望山里的油茶花不要開那么多,人們就不會那么勞累。當然,這是我匪夷所思的想法,油茶花的開放有著大山的規(guī)律,不是我的想法所能決定的。
油茶花每年都會開放,但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大年”讓人們聯(lián)想到“腰要斷”,但“小年”卻又讓人們倍感空虛。因為,油茶林是大山的生存方式之一,漫山的油茶花是希望。如果從矛盾的雙面進行分析,我想,大山的人們一定更期待油茶花開滿枝頭。這是山里人的命運,情愿腰斷。
春天來了,但油茶花卻已開過了,似乎春天和油茶花沒太多聯(lián)系。油茶花總是開在秋末冬初那微寒的日子里。難道,油茶林就不該有春天嗎?有的,油茶林的春天沒有花,卻發(fā)了一季嫩綠的新葉,這是油茶林給我春天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在蔑視油茶林,我認為油茶林是膽小懦弱的,她不敢在春天綻放自己,她不敢與桃紅李白爭艷,她不敢在春天這個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里好好地表現(xiàn)一番。這讓我聯(lián)系到山里的人們,他們可以在大山里放聲高歌,但一走出大山就低沉著頭,大氣都不敢出,表現(xiàn)出一副心驚膽顫的樣子。這種樣子令我害怕,也讓我感到憤怒,同樣是人類,憑什么山里人就低人一頭,矮人一等!
我之所以談不上喜歡油茶林,還有一個原因是油茶林四季常青,像極山中那一成不變的日子,總讓我看不到變化。所以,我一度認為,油茶林和貧窮是有聯(lián)系的,每年都會爬上那東倒西歪的油茶樹上,然后每年都會榨油,只是,山里人還是吃不飽、穿不暖,油茶果除了能榨油,別無他用。還有,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茶油屬于素油,刮腸餓肚,山里人叫做“淘人”,茶油吃多了人的眼睛會變得凹陷,山里人叫做“眼睛落摳”。
漫山遍野的油茶林,一定有著她存在的理由。所以,我會不斷地去發(fā)覺油茶林存在的美好,畢意,她在大山里占據(jù)著太多的面積,山里人的每一個行動,總繞不開油茶林,腳步邁動要經(jīng)過油茶林,眼睛睜開,首先看到的是油茶林。
我不知道用一根蕨類植物的莖做成一根吸管去吸吮油茶花蜜是不是一件囧事,因為這是蜜蜂干的活。但,山村的童年,應該有一部分記憶是吸吮油茶花蜜,這種行為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畢竟,人類非蜜蜂。
甜蜜是大山童年的一種缺失,糖果是難得的奢侈品,吸吮油茶花蜜的甜蜜,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們對糖果的幻想。所以,應該感謝那充滿花蜜的漫山油茶花,她帶給山村的童年,是別樣的。盡管這種別樣的童年帶著一種貧窮。比如,當看到一個孩子在吸吮油茶花蜜,會被認為是餓得不行了,所以,很多孩子在吸吮油茶花蜜的過程中,往往帶著一種戒備心理,擔心一旦被發(fā)覺,就被貼上“買不起糖果”標簽。不得不說,我是幸運的,我在吸吮油茶花蜜時很少被人發(fā)現(xiàn),所以我感謝油茶林,當我把一樹油茶花蜜吸盡后,我對糖果的幻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油茶林對童年的一方關愛是油茶樹會結(jié)出一種果實,山里人叫“茶泡”。我不想去翻閱康熙大字典查詢“茶泡”的書面名字,我認為叫“茶泡”挺好,中空肉厚,山里人的叫法更具大山的味道。我也不想去了解“茶泡”的形成過程,因為我懂:大概是一朵油茶花在結(jié)果的過程中太著急,沒結(jié)出油茶果,反而結(jié)出了一樹的“茶泡”。油茶林有兩種結(jié)“茶泡”的方式,一種是油茶花結(jié)的,一種卻是油茶嫩葉變異的,對于油茶花結(jié)“茶泡”好理解,但對于油茶嫩葉變異成“茶泡”的現(xiàn)象,實在想不出原因,大概是受到油茶花結(jié)“茶泡”的影響,油茶嫩葉在生長的過程中走上了一條結(jié)“茶泡”的路?
找“茶泡”的過程是山中童年的幸福瞬間??吹讲柚ι辖Y(jié)出一只又大又白、已經(jīng)蛻皮成熟的大“茶泡”,一定是意外的驚喜和收獲?!安枧荨庇泻芏嘈螤?,很多顏色,很多味道。大的、小的、方的、圓的;紅的、白的、紫的、青的;苦的、酸的、甜的、無色無味的……一只又大又白、已經(jīng)蛻皮成熟的大“茶泡”一定是甜的,而且皮厚肉實,水分充足,帶著大山的芬芳。放學后,小伙伴們會結(jié)伴找“茶泡”,然后用一根蕨類植物的莖穿成一串,互相炫耀,酸酸甜甜的味道會越吃越餓,不過,作為油茶林給予大山童年的一份饋贈,找“茶泡”不像吸吮油茶花蜜那樣有戒備心理。
都說勤勞致富,但我看到大山的人們那么辛苦,卻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其實很容易理解,是山路太遙遠了,是土地太貧瘠了。我一直在思索挑著一擔又臭又重的農(nóng)家肥走向土地到底值不值?從村莊走向土地那條路實在太彎太長了,一擔農(nóng)家肥到達土地的時間要耗費半天。這肯定不劃算。但又有個么辦法呢?古老的生存方式已經(jīng)死死地束縛著大山,擔著一擔又臭又重的農(nóng)家肥是大山的印象,這種印象會讓山里人感覺低人一頭,矮人一等。挑糞的生存方式,即便有再多的骨氣,也會被折磨得失去精力。所以,大山的人們,總收斂著心中的那份怒火,因為他們的力量,要用在土地上,而不是在面子上,這是大山自知、自信、自強的眼神。
隨著國家扶貧易地搬遷政策的實施,山里人紛紛搬出大山,搬離那肩挑手拿、跋山涉水的日子。人去樓空。大山變得寂靜,村莊變得越來越神秘。我知道,人們是不愿狠心地離去的,他們一定有著大山的情懷,畢竟,那是祖祖輩輩生存的地方,那里長眠著他們的先人們。“人們是不愿狠心地離去”的想法一定是正確因為,搬遷的人們每年都會回到山里,護理油茶林、采摘油茶果。或許又是,人們發(fā)現(xiàn)了油茶果的價值,茶油被稱為“東方的黃金液體”,富含亞油酸和亞麻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怪不得大山的老人們一輩子不進醫(yī)院,也能活到100歲。大山還修通了水泥路,每天都會行駛著各種各樣的車輛,拉物的、掃墓的、游玩的……山村沒有被遺棄。
春天,走過那片熟悉的油茶林,倘佯在大山溫暖的懷抱中,我還是那個找“茶泡”的孩子。
一篇來自大山的美文,值得推薦大家共賞。問好作者創(chuàng)作辛苦,感謝賜稿風戀。作者春祺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