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河山】見素抱樸,民利百倍 (征文·散文) ——紅高粱禮贊
其實,你真的很平凡。盡管在遙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農(nóng)耕文化中,你就曾是五谷之一,用紅色的籽粒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但是隨著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的日漸式微,你以本來面目出現(xiàn)在人們餐桌的機會越來越少。
然而在人生諸多的高光時刻,永遠少不了你的身影。
“哇哇”,洪亮的啼哭聲中,又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這是一家人的希望,為迎接他的到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甚至七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人無不歡欣,只要寓意寶寶未來美好的事宜,無不傾心盡力去準備。奶奶姥姥隔輩親,她們一針一線給寶寶縫制小枕頭,紅色的外套喜氣洋洋,枕頭的里面,裝上了籽粒飽滿的紅紅高粱,預(yù)示著寶寶長大會高高壯壯,英俊挺拔,如同遍野高高直立的紅高粱一樣。
結(jié)婚宴席,孩子滿月,升學考職,老人慶壽,宴請賓客喝喜酒,白酒必不可少。而高粱,是中國白酒的一把手,被稱為“釀酒皇帝”,十二種名酒中有九種是用高粱釀就。如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都以紅高粱為主要原料。制曲,浸泡,蒸煮,攤涼,拌曲,發(fā)酵,蒸餾,數(shù)道工序下來,晶瑩醇厚、香氣悠久、口感清香、味道綿長的高粱酒就誕生了。
即使離開人間,去往天堂,也與高粱緣分綿長。圓墳之時,手巧的匠人揪幾把茅草,編織成草碗,碗里裝著要撒向墳堆的五谷,當然高粱是必不可少的。大豆、谷子、高粱……虔誠地撒在逝去親人的墳上,期盼著在那個世界,親人也能有飽飯可吃。
災(zāi)荒戰(zhàn)亂年代,高粱和其他的五谷雜糧一起養(yǎng)育著百姓的生命,因其與家鄉(xiāng)情深意厚,密不可分,當然就成了家鄉(xiāng)的一種象征。當日寇鐵蹄踐踏我們東北的大好河山,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四處流亡的游子唱著《松花江上》,日日夜夜思念著衰老的爹娘和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當不屈的同胞揮舞著大刀砍向敵人,又是高高的高粱和漫山遍野的兄弟姐妹一起,緊緊挽起手,織成密密麻麻的青紗帳,護衛(wèi)著英勇殺敵的中華好兒郎。
八年抗日,三年解放,高粱那綠色的叢林,這北方的青紗帳,常常充溢炮火的寒光,在這里,掩藏著千百萬的雄兵強將,他們浴血奮戰(zhàn),不畏犧牲,為著民族的獨立與富強,用鮮血與生命抗擊侵略者。那密密的長葉啊,織成強大的羅網(wǎng)!打敗日寇,消滅蔣匪幫,你功勛彪炳,令人敬仰。詩人郭小川在詩歌《甘蔗林——青紗帳》中深情地為你吟唱: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夢想……
無不在北方的青紗帳里染上戰(zhàn)斗的火光!
哦,我的戰(zhàn)友、我的親人、我的兄長……
無不在北方的青紗帳里浴過壯麗的朝陽!
哦,我的歌聲、我的意志、我的希望……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紗帳里生出翅膀!
哦,我的祖國、我的同胞、我的故鄉(xiāng)……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紗帳里煉成純鋼!”
在糧食作物中,你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那一類。不管環(huán)境多么惡劣,你全然不怕。天干旱,根系發(fā)達的你將觸須深深伸進土層汲取水分。那些硬立于地表的散根,根根彎曲,如虬枝一般。你不僅不怕干旱,也不怕水淹,個子高高的你,即使栽種在容易發(fā)生澇災(zāi)的地方,也能成活,成長,長出飽滿的籽粒,來供養(yǎng)土地的主人。你很潑實,在土壤條件極差的鹽堿地也能活得從從容容,將生命的火炬高高燃起。
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你奉獻諸多,簡直是無所不在。
甩掉籽粒的高粱,在距離穗頭半尺左右的秸稈處剪下,然后被鄉(xiāng)民巧手加工成炊帚。于是,這些炊帚便活潑在鍋邊灶旁,為百姓的一日三餐刷鍋洗盆,鞠躬盡瘁,直到磨蝕為炊帚頭,也要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在春節(jié)或者辦喜事貼門對子時,還可用來蘸著刷漿糊。帚用的高粱的穗,去掉籽粒,則可扎作掃帚,為農(nóng)家庭院掃出一片潔凈清爽。
酷熱難耐的夏天,清晨,舀一勺灰紅色的高粱面,涼水攪開,燒一鍋滾開的水,倒進攪拌好的高粱面糊,翻動均勻,等到稀飯表面的那層薄皮開始慢慢地向著鍋中間聚攏,迅速關(guān)掉火,放其涼透。忙碌著工作奔波了滿身大汗的人們,回到家中,端起一碗高粱面稀飯,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下去,涼爽的感覺頓時浸潤著身體,沁入心脾。解暑,撤火,在炎熱的夏天,生活簡樸的人們盡可以依靠簡單易做的高粱面稀飯來解決。
老祖宗日積月累的經(jīng)驗流傳下來,老百姓有的是生活的智慧。若大便溏稀,老人們會言之鑿鑿告訴說,拉肚子,喝點高粱粥就好了。它的制作其實也很簡單,把高粱米在熱鍋里翻炒一下,在噼里啪啦的開花聲中,就完成了炒制過程,然后抓一把炒好的高粱,倒上滾燙的開水,稍涼時喝下,拉肚子的毛病就不用去麻煩醫(yī)生了。寫到此,有些疑惑的我,查找了一下資料,中醫(yī)云:高粱米味甘、澀,藥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有健脾止瀉、溫中澀腸的功效,對脾虛泄瀉、霍亂、消化不良、痰濕咳嗽濕熱下痢、小便不利等有治療作用。將高粱米炒黃,大棗去核炒焦,二者配伍,研成細末服用,有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功效??磥恚傩盏男∶胤揭彩怯袚?jù)可尋,甚為可靠的。
平凡樸素的紅高粱,全身是寶,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生活便利與樂趣。
特別細的高粱秸,可以釘制大大小小的篦子。把粗細均勻的秸稈剪成合適的長度,密密排列,用結(jié)實的線繩穿起來,上下兩層的秸稈垂直疊放,一一釘好。這樣,釘起來的篦子結(jié)實,不容易散架,逢年過節(jié),可以用來盛放餃子,面條、餑餑等美食。小時候,媽媽包的餃子圓圓的肚子底下,總會有幾道漂亮的紋痕,很是均勻,傻傻的我還以為那是媽媽包餃子特別的手藝,后來才明白,原來餃子上的紋路是小篦子上的高粱秸桿的功勞。
每年的七月七卡小馃,是我們童年時代快樂的時光。最美的事是可以擁有一串小巧玲瓏的小馃串子,那是小孩子才可以有的福利。烙得兩面金黃、聞起來噴噴香的小馃,大約銅錢大小,形狀各異,奶奶把長針紉上結(jié)實的白線,耐心地串起來。在小馃之間,就是一節(jié)節(jié)細細的高粱桿做間隔,大約二公分長吧。串上一節(jié)細高粱桿,再串一個小馃。一串小馃有的七八個,有的十個或者十二個,最后結(jié)尾一定是一個大一點的小馃,或者小簍,或者小猴子,不一而足。家里條件好的,還可以在每一節(jié)高粱桿的兩頭加上圓形彩色布,在小馃串尾部也加上幾條彩色布條,小馃串就更漂亮了。當然提溜小馃串的,自然也是高粱桿做的,只是因為要承重,會稍微粗點。握著一尺多長的高粱提桿,前頭墜著數(shù)枚小馃與細高粱桿間隔的小馃串,甩來甩去,在街頭上炫耀,是那個貧窮年代孩童的一大驕傲。
高粱全身,用處太多,幾乎滲透到了人們?nèi)粘I畹姆椒矫婷?。農(nóng)家在屋里盤上土炕,上面鋪著的就是高粱軟秸編織的炕席???,這是一家人吃飯待客的處所,更是夜晚休息的場地。買回家的新炕席,得先用切開的新鮮蘿卜仔細地擦一遍,防止高粱篾細細的刺扎人。五冬六夏,炕席隔絕了土炕的泥土與睡在上面的人身體的直接接觸,為沒有褥子鋪炕的我們增加了一份體面。來了客人,主人便殷殷地招呼,快炕上坐,炕上坐。試想,窮困年代,若是沒有高粱秸的炕席遮丑,熱情好客的山東人在招呼客人炕上坐的時候,會不會看著泥土抹的炕面心里生出一份尷尬?
生產(chǎn)隊時期,集體糧食的大囤子之上,需要圍起來的層層褶子,也是高粱秸稈的皮編織起來的。每逢夏收或者秋收時,場院里,高高矗立著數(shù)個圍著層層褶子、頂著草苫子的粗壯龐大的糧食囤子,這是鄉(xiāng)親們一年辛苦的成果。說起糧食囤,母親說,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后,我們家糧食大豐收,自家糧囤上,也圍著褶子。褶子層層向上,內(nèi)層比外層高起一截,層層皆有重疊。這些褶子,裝滿了糧食,堆起了莊稼人心中的底氣。囤里有糧,心里不慌。當家里種糧日漸減少,開始靠果樹為生,那兩大盤高粱秸皮做的褶子,母親舍不得丟棄,送給了家居泊地、種糧食較多的妹妹家。但每當提起這些,八十多歲的母親總是滿懷深情,說起她小時候的故事,家里糧囤上的褶子,都是她爺爺自己剖開席篾親手編織的,言語中不無自豪。高粱秸皮編的褶子,記錄了五谷豐登的歲月,承載了莊稼人豐收的喜悅。
高粱飴,是童年的我們過年時最為期盼的美食之一。家里買上二斤糖,留著分給來拜年的小孩,一人兩顆。常常是全村的孩子還沒有來遍,糖,就要分沒了。懂事的我們便在拜了一半鄉(xiāng)鄰家時,繞道歸家,把口袋里收到的拜年禮物——糖一一掏出來,留著媽媽再分給別人家的孩子。那時的糖塊,多數(shù)是地瓜油做的硬塊糖,偶爾出現(xiàn)幾塊高粱飴軟糖,簡直是如獲至寶,是舍不得掏出來讓媽媽分給他人的。偷偷藏在口袋底,等拜完年,細細端詳著外觀金黃的糖半天,才舍得剝開糖紙。記得黃黃的糖紙上面點綴著幾穗紅高粱,穗紅葉綠,十分醒目。剝開那金黃色的外衣,舌尖輕輕舔舐著,觸感細膩、富有韌性、微甜可口,既有彈性還不粘牙,真是美味極了。這份滋味,讓孩子們一個春節(jié)心里都是甜的。
這些,或許在一些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確實是與最樸實的紅高粱密不可分,它們幸福了我們童年的一段時光。
當走出山村,進入了大學殿堂,臨畢業(yè)那年,去電影院觀賞了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于是我知曉了與紅高粱密不可分的著名作家——莫言,他用自己特有的聲色并茂的語言,懷揣著對故鄉(xiāng)高密深厚又復(fù)雜的情感,寫就了舉世聞名的《紅高粱家族》。之后,《紅高粱》這部表現(xiàn)高密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頑強生命力和充滿血性與民族精神的經(jīng)典之作,廣為傳播,聞名遐邇。小說中,莫言先生傾力對幾乎所有的戰(zhàn)爭場面進行了精心的雕鑿,展現(xiàn)了一幅幅血肉橫飛、尸橫遍野的慘烈畫面。而這些畫面的背景,即為一片鮮艷如血、撼人心魄的紅高粱。莫言先生,摘下了國人為之驕傲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也賦予了紅高粱這一普通的糧食作物更為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而今,紅高粱,已經(jīng)成為高密這個城市的美麗名片,而地處莫言家鄉(xiāng)的紅高粱酒,更是美名遠揚。因它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質(zhì)原料,也因紅高粱文化挖掘出了更多的歷史與文化的況味。譬如,回龍吟酒業(yè),坐落于神秘傳奇的龍王官莊,莊內(nèi)有千年龍王廟,流傳著黑龍江之黑龍每年陰歷六月十三回鄉(xiāng)探母報恩的美麗神話。龍王廟前,有著長年不干的“龍?zhí)丁本?,水質(zhì)清冽甘甜。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路過,飲此水后精神振奮,大勝而歸。有如此優(yōu)越資源,紅高粱酒怎能不醇美甘甜?
風逝慨嘆:高密盛產(chǎn)紅高粱,龍?zhí)肚遒杉厌?。黑龍報恩為孝子,唐王龍飲美名揚。高粱釀就回龍吟,美酒甘冽醇且香。莫言雄筆震天下,我等禮贊紅高粱。
紅高粱,樸實無華,常見于我們北方的干旱山地、坡地邊緣、澇洼溝谷,實在是太過平凡。但是不管給予了什么樣的生長環(huán)境,你都能蓬蓬勃勃,張揚著頑強的生命力,燃起那一片片紅紅的火炬,燦爛了北方的原野,然后將生命的最后一份力氣奉獻給了人類?!芭e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薄蔼毰c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鼻f子的這些話,說的就是你這樣的吧,不管為人類付出了多少,依然一副素樸的模樣,不傲不嬌,一如北方憨厚的漢子。
紅高粱,欣賞你偉岸的身軀,致敬你無私的付出。為你,我要盡情唱一曲贊歌,歌聲也許不那么雄渾嘹亮,但是,那是來自于內(nèi)心深處,是真情在真誠地回響……
姐姐辛苦了!
謝謝姐姐對平凡高粱的深入剖析,對拙文的深刻懂得。
祝福姐姐春日吉祥安康!
能夠喚醒你的童年記憶,算是拾草打兔子——當捎了。
祝子青同學春日吉祥安康!
其實,紅高粱全身是寶,這寶在作者的筆下,全部得以呈現(xiàn)。其藥理的作用,第一次在作者的文中得知。
人類社會諸多的食材中,高粱只居其一。在作者的筆下,用經(jīng)歷和引經(jīng)據(jù)典,將高粱在食材中形成一種等級自守,傲然于世。將高粱推到一個崇高的殿堂,安享尊榮,引發(fā)讀者認知。
此文,可以讓讀者感知、發(fā)現(xiàn),萬象深處自有文化潛藏,食品文化,可以演化為人文文化的禮贊。譬如抗日戰(zhàn)爭中高粱所起的作用,譬如現(xiàn)在釀酒事業(yè)的效益等等。
文化是海水。讀萬卷書,也必讀大自然這本書。民以食為本,認知食材,是一份基礎(chǔ)性文化坐標。
作者發(fā)聲,讀者呼應(yīng)。讓高粱在人類歷史上自成峰巒,自享春秋,也自命不凡。祝福作者創(chuàng)作成功。
您犀利的思想令人欽佩不已。
祝春日快樂安康!
祝福明月大哥春日吉祥!
我們這兒沒有用高粱秸做鍋蓋的。有的草鍋蓋是茅草勒成。不過,你提到“箔”我確實是忘記寫了。我姥姥家放桑蠶是用的就是高粱秸做的“箔”,另外,高粱秸扎成一把把,做房屋的把子,鋪在椽子上,再抹上摻雜麥秧的土,之后再覆蓋上茅草或者麥秸。另外,還記得家里放地瓜的閣樓,也是高粱秸扎的一個個把子擱在木頭上組成。
謝謝花丫頭美評!春日吉祥!
因為學識淺顯,寫得還是很粗糙,感謝姐姐一直以來的真誠鼓勵。
姐姐說的“五符之精”是不是“五谷之精”?
謝謝妹妹的真誠留評,祝福你和家人!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雪社辛苦!
生活處處是精彩。祝姐姐創(chuàng)作愉快。
問好您,新春吉祥安康!
姐姐這篇寫得有深度有廣度,定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語言也特別好。向姐姐學習!
祝福妹妹和家人福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