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愛】橋料村的幸福(隨筆) ——讀《橋料三重奏》有感
一
恕我寡聞,在看此書之前,我是不知道有橋料這么一個村莊的,所以疑惑《橋料三重奏》是寫什么的?及至翻開書本,看了周立榮先生的《橋料前奏曲》,恍然明白橋料是一個村莊名。它是隱藏在五峰大山深處的一顆璞玉,一粒珍珠,一個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是宜昌市文聯(lián)等幾個單位負責的扶貧村。這本書是文聯(lián)三位作家的真情書寫。
此書的三位作家都是我極喜歡的,雖然張永久先生的大作我讀得少些,但曾同桌吃過一次飯,他的儒將風范已深刻我心。
讀罷此書,我合卷感嘆,橋料村是幸福的,因為相比于其它諸多貧困村,他們迎來了三位知名作家。作家們用他們的心去觸摸橋料,感知橋料,而后用他們飽蘸真情的筆墨,不凡的文采,用文字把橋料展現(xiàn)在千千萬萬的讀者面前,這是一種無形博大的宣傳。文字的力量不可估摸,橋料宛如一個漂亮樸實的山里妹子,羞怯羞澀,又藏不住心中的喜悅,俊俏俏地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
反觀作家們,又何嘗不是幸福的呢?他們帶著政治任務,真實全面地看到了橋料村的美景,這里真實的鄉(xiāng)情。我想,既是不帶有政治任務,也是一次極好的生活體驗與心靈上的一次修心。從城市回到僻靜如世外桃源的鄉(xiāng)野,是身體的回歸,也是心靈的回歸。人生路上,我們總要暫停一下急匆匆的步伐,回頭看看曾經(jīng)的過往,那些我們曾經(jīng)熟悉,而今已陌生的人與事,那些曾熟悉的如今已陌生的景與物。破舊,殘敗,落后,貧窮,也許是他們的標識,但是哪一樣沒戳中過我們的心底?我們不敢遺忘,不能遺忘。昨天與今天交錯,重疊,分離,是命運的再一次重組與重生。
幸福是雙向奔赴的。正如溫新階先生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文中所記,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扶貧干部深入扎實的在橋料開展扶貧工作,才使得貧困落后的橋料村發(fā)生了大的改變,摘掉了貧困村這頂帽子,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周立榮先生在前奏中說,三位作家從各不相同的鄉(xiāng)村生活體驗中,以各自不同的視角,以三重奏的形式和優(yōu)美的筆觸,對這個村莊進行解讀。周凌云觀察和創(chuàng)作的重點為自然風光和生態(tài),溫新階深入農(nóng)家,扎實采訪,生動講述了老百姓挖窮根、擺脫貧困的故事,同時頌揚了駐村工作隊村干部一班人奉獻犧牲的精神。張永久深刻剖析了一個村莊的變遷史和幾戶大姓的家族史。展示了一個云端村莊上的厚重歷史。一個家族的興旺和一個村莊的興盛,都是與一個時代息息相關的。
我深深認同這個觀點,可以說他的前奏曲為我們閱讀此書起到了一個引領及綱領的作用,而我想把我所感觸到的,領悟到的,用文字述之,淺薄之處,望作家們海涵,讀者見諒。
二
三位作家各有各的人格魅力及文字風格,這個世界原本也是多彩而變化的。
讀周凌云先生的文字,依然是安靜的。安靜地為人,安靜地寫作,所以,文字透露出一種清澈空靈之美。讀他的文字,是要靜下心來讀的。讀他的文字,能讓浮躁的心靈變得澄澈,像一汪甘泉,悄悄流入心的海洋。
溫新階先生曾有一次在夷陵作協(xié)年終總結(jié)會上說,碼字之余,他喜歡打麻將??梢娚畹臉啡げ⒉灰蛭膶W這門高雅的藝術而被抹殺,生活的豐富多彩靠我們自己來創(chuàng)造。讀溫先生的文字,樸實自然中顯露出高雅與性靈。他喝美酒,心中又深藏一尊佛。文學就是他心中的佛。
張永久先生的文化底蘊深厚,舉手投足有儒雅之風。文字則自然顯露出儒雅恬淡風格。他信筆寫來的相關知識,自然融入于文章中,絲毫沒有顯擺與做作之嫌,輕描淡寫般加深了文章的厚度。如果把他的文章比作一幅畫,那么,這些筆墨就是畫作中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村莊美不美?美在哪里?我想外鄉(xiāng)人與本地人是有著相同又不相同的認識的。我們到達一個地方,最直觀看見的首先是這個村莊的風景。橋料隱于大山之中,它的風景無疑是美的。周凌云先生寫它的霧:“薄薄的一層,這些霧不知是怎樣冒出來的,好像不是從山那邊飄過來的,也不是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好像小雨跑了一陣碎腳步。我眨了幾下眼睛,霧就把村莊給鋪上了,絲綢般的。放眼望去,霧游弋在山坡上,飄浮在樹木間,把小房子和一些矮小的事物全裹住了。”
寫橋料的雪:“村莊全白了。大地粉刷一新。這是送給大地的棉被。雪完全改變了村莊的模樣。塔松套上了白裙子,格外耀眼,偶爾在白中露些墨綠色,就像裙子的褶皺,又像裙子的鑲邊?!薄把涸谡翗渖?。樹枝彎了,有的偏向一側(cè),有的向四周壓下去了,像花兒由中間向四邊開放。雪中偶爾露出的葉子,綠寶石一樣晶瑩。楊樹呢?都是閃亮的刀劍。冬天,原本已落葉的樹都成為雪中絕好的景致。核桃樹,枝枝丫丫也被雪塑成藝術的造型,很具有現(xiàn)代感,這是天然的雕塑?!钡鹊取?br />
周凌云先生的文字從來就不張揚。干凈、簡潔又暗藏著哲學的思考。從文字中不難發(fā)現(xiàn),周凌云先生是一個極善于觀察細微事物的人。在他的筆下,萬物皆有靈。
本書第一重奏大地醒來,周凌云先生寫《觀鳥記》。大山深處,怎么能少了鳥兒的叫聲呢?鳥,是橋料的精靈,它們嘰嘰喳喳,熱熱鬧鬧,每天在橋料的上空飛翔盤旋,即招人喜歡,有時,又招人煩心。因為鳥總是把村民剛播下的種子刨出來吃了,飛走了,很讓人頭疼,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驅(qū)鳥,就像野豬,刨食莊稼,不得不驅(qū)趕它們一樣。人類與動物的和諧共生,需要人類想辦法,動物們是不管的。周先生的《觀鳥記》,鬧騰著我們的心,饒有趣味。
我讀劉亮程的散文,他寫草,“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像向誰說了一個笑話,把一攤草惹笑了?!?br />
周凌云先生的文字便如他一樣。你細心去讀,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無限張揚開來。
本書既是三重奏,自然,一重有一重的韻律。溫新階先生在第二重奏萬道霞光里,他眼中的橋料是這樣的。“屋舍儼然,道路寬闊,尤其是那畈畈田疇,田壟整整齊齊,沒有一根雜草。田壟之間偶然有一叢翠竹,或是幾棵楠樹,墨綠蒼翠,生機勃勃?!?br />
溫先生眼中橋料的美,更多關注在橋料的人。他寫《二師兄的世界》,橋料村養(yǎng)豬的村民們。生態(tài)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老總張先平,“愛掙錢也會掙錢,但他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别B(yǎng)殖大戶秦孟高,“為人厚道,不吝金錢,遠親近鄰大事小情,他都要到場。”陳克林勤勞,李家鵬雖人生際遇不順,但始終“一臉的微笑,充滿了友善和自信?!币驗檫@些樂觀、堅韌、不怕困難的二師兄們,作家眼里的橋料更是美得有生氣?!伴T口的喜鵲窩里很是安靜。夕陽已經(jīng)從山頂?shù)睦鯓渖下淙肷桨迹瑯蛄洗宕稛熝U裊,菜香彌漫,酒香盈盈……?!?br />
溫先生說橋料的雨景確實漂亮。他寫霧,“馬渡河邊好像有一臺生產(chǎn)霧的機器,白霧源源不斷地從河邊翻滾著往上涌動,涌上山腰,涌上山頂,有時靜靜地停在那,有時又不經(jīng)意地飄走了。飄著飄著,離開了群山的背景,她的身影就漸漸模糊,也難怪,她被風撕成一縷一縷,一絲一絲,最后像一縷青煙,不知所終。”
我們眼中的風景是喜是悲,皆因我們看風景的人。溫先生心情愉悅,他眼里的風景就如此活鮮鮮。
戴氈帽的張祖琴,腦子活泛,兩口子勤勞肯干,做人誠信,日子能不像坐火車一樣地奔跑嗎?一個村莊,風景再美,沒有人間煙火,則沒有靈氣。橋料村的美,不僅美在自然,更美在人心。姚雪峰、覃孔志、張祖坤、向光平、蔡國頂、李成英、謝云平、姚兵等等;還有一批又一批來橋料扶貧的工作人員。他們克服自己的困難,把橋料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用自己的行動改變它落后的面貌。他們與橋料人一起,不甘貧苦,自我改變,用行動讓橋料向著更美好的方向前行。
而張永久先生則像一位高明的指揮家或者說是演奏家,他淡定自若地接過前兩位演奏者的指揮棒,迎來了他的第三重奏云端上的村莊,把這部三重奏帶進高潮。
一個村莊生存到現(xiàn)在,靠的是人生生不息地繁衍。橋料村也是如此。它有著向、田、覃、張、姚、何,六大姓。家族文化與中國各個鄉(xiāng)村的家族一樣,有著自己家族的緣起、繁衍、起落、以及今日現(xiàn)狀。一個家族的興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本家族成員和其他家族。
《曾國藩家書》對其后代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許多名人和教育家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家書,值得被后人學習和借鑒。
橋料的六大家族有著各自的艱辛,不同的際遇,各有各的才能與本領。向昌恒會裁縫,向述騰懂會計;田宏旺是鄉(xiāng)村訟師,田祥樹會治眼病,懂異術;秦氏先祖搭奶婆婆不僅會干農(nóng)活兒,奶孩子,還會打獵槍,打土匪,秦守海挖過煤,做過鐵路工人,當過生產(chǎn)隊長,做過技術員;姚昌海會打鑼鼓家業(yè),各種樂器無所不能,書記姚雪峰是大學生,懂獸醫(yī);張要圣不識字,但是個好帶頭人,張圣文會經(jīng)營榨房;何士朋兩兒子皆有成就,何申雙會打獵……
他們,在橋料扎進深深的根。張永久先生,在采訪他們的過程中,與他們一起重溫他們的家族史,而后,細細打磨,提煉,總結(jié)。用詩意的語言,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哲性的思考,給人無限感慨與期望。
比如,他寫“在完成這項寫作任務的時候,我仿佛有一種站在群山之巔,穿越時空,俯瞰村莊的感覺,讓人聯(lián)想到廣袤的天空、豐饒的大地,以及宇宙中鑲嵌的紛繁的星星?!辈稍L完姚姓家族,他這樣寫道,“春山疊翠含涼意,半山瑟瑟半山紅。沿途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眼前的風景以及時間深處的滄桑歲月,像一軸徐徐展開的畫卷,在我的腦海中慢慢定格下來?!?br />
采訪這六大家族,我想不僅是對這些家族成員,對張先生同樣都有對人生的感悟與啟迪吧。
歲月滄桑,一代又一代的橋料人,憑借自己的雙手,勤勞智慧,更是逢上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走向了新的生活。
溫先生在后記中說,這是一次貼近土地的書寫。我被這句話深深打動了。
一個作家寫什么?習近平在全國文聯(lián)十一大、中國作協(xié)十大開幕式上講話時說,“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人民是文藝之母。文學藝術的成長離不開人民的滋養(yǎng),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边@本書便是作家們對這段話的踐行。
溫先生在文章中說,“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呼喚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橋料三重奏》的采訪寫作實踐,證明了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作道路?!边@些話對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來說,是金玉良言。
我曾聽到過這樣的言論,“我最不喜歡寫那些歌功頌德的虛假文章,明顯的政治傾向,體現(xiàn)不出文學的價值?!?br />
真的如此嗎?
三位作家的文字文采斐然,讀來親切真實,語言精練詩意,布局嚴謹舒展,所寫所記仿佛就在我們身邊。雖然各有各的文字風格,但整本書合起來,絲毫沒有硬拉扯在一起的感覺,反而覺得和諧。這就是三重奏應該有的樣子。柔和中有起伏,和諧里有波瀾。韻律鏗鏘富有變化。他們的文字,你會覺得沒有文學價值嗎?
什么是文學價值?百度上解釋,“體現(xiàn)在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文學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價值。文學價值是文學作品滿足人和社會需要的屬性?!?br />
對此書,與我這樣喜愛文學的人來說,我只有學習的份,就文學寫作這方面,以我的水準,看不出什么不足。我想此書的面世,就文學這方面而言,若有什么建議,可能那是大家們的事,我們只管學習就是了。若對平凡如我這樣的讀者來說,能領悟到書中扶貧的內(nèi)涵,作家們該是很欣慰的了。但如果非要我說那么一點,我想說的是有關文學以外的話。
我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對土地有著無比的眷戀。農(nóng)村人勤勞樸實熱情,但也存在愚昧落后無知。對有些思想觀念落后又頑固的村民,究竟要怎樣去對待他們?是否因人而異呢?隱隱約約我又覺得,這也還算是寫作以內(nèi)的一個點吧?可能我是想在作家們的文章中,找到我心中想解決的一些問題的答案吧。
而我在把這段話寫出來的同時,又自己給出了答案。要想改變村莊的面貌,是要靠那些思想先進,有行動力的人才可以的啊。他們,值得書寫。這就是榜樣的帶頭作用。
說回來。
我認為,文學不就是為人服務的嗎?它也是一門美學,不捏造事實,不無端美化,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給人以心靈的沖擊,這才是文學價值所在吧。
我還以為,一個作家手中的筆,就是一方尚方寶劍,它照得見光明,照得見黑暗,照得見這人世間一切美好與丑陋的東西。
作家們寫的這些人物,我雖不認識他們,但又覺得似曾相識。從他們身上,我能看見自己身邊人的影子,那些曾經(jīng)困苦的、迷茫的、樂觀的親戚、朋友、鄉(xiāng)親們。我們都是這世間平凡的一份子,但是我們也會散發(fā)出哪怕只有螢火蟲般的光亮。
三
幸福就是這么突然。我想,橋料村的人們看到此書時,看到他們的名字一個個出現(xiàn)在書中,會是何等的高興與感動。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的名字會同書本一起,存于橋料人的記憶,存于歷史的長河之中。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幾十年如白駒過隙,一逝而過。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我們該做些什么?做過些什么?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點什么?無愧于心,我想這是我們對自己,對這個世界最好的回答。
經(jīng)歷過苦難,才懂得創(chuàng)造幸福,才會珍惜幸福。一個人如此,一個家族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幸福不是憑空捏造,它真實的存在于我們的內(nèi)心,表現(xiàn)在我們的臉上。幸福是靠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橋料人、作家們、我們、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指向同一個目的地——幸福的大道上嗎!
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我想,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感謝那些在我們的生命里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作家們帶給我們視覺與心靈上雙重美的享受。
適逢國家扶貧攻堅政策,鄉(xiāng)村振興政策的際遇,農(nóng)村面貌已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逐漸增高。新一代的農(nóng)民必將給農(nóng)村發(fā)展帶來新的理念及發(fā)展動態(tài)。我們的生活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