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河山】蜀道之冠(征文·散文)
走過石門大壩,我停下腳步,手搭涼棚向山上望去,棧道蜿蜒曲折,凌駕于陡峭懸崖之上,一根根木樁插進崖壁中,支撐著上面鋪排的木板。
望著驚險的棧道,我腿肚子發(fā)軟,想轉(zhuǎn)身而退。本來就沒打算爬山,穿著長裙,穿著涼鞋,根本不適合爬山??杉胰撕团笥讯紕裎?,到石門來,不去爬棧道,就等于沒來漢中。你慢慢上,我們陪著你走。
他們都這樣說了,我還怎么好意思退縮呢?那就繼續(xù)向上攀登吧。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我一步步登上了陡峭的山路,走過曲廊,走上郵亭,就看到石門棧道的牌坊了。走近一看,牌坊左邊是懸崖峭壁,右邊是聳立的山峰,水庫夾在中間,碧綠的河水,靜若處子。天藍,水綠,山青,是一幅攝人心魄的美景。
褒谷是美女褒姒的故里,這里山勢險峻,棧道依峭壁蜿蜒向前,綠水依山峰汩汩地流淌。我踏上棧道,扶著欄桿,小心翼翼地向前邁步,像是在空中漫步,不敢低頭向下俯瞰,腳下是峽谷。剛走一會兒,陡峭的石階出現(xiàn)了,我手腳并用,一步一步地踏上石階,呼哧呼哧地喘粗氣。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石門棧道是蜀道之最,是“世界第九大奇跡”,更加驚險,也是石門的精髓,我今天算是領(lǐng)略了。這條棧道,并非古老的石門棧道,是仿造古棧道,上移八十米所建造的。古棧道在20世紀70代建水庫時,已經(jīng)淹沒在水下。
石門棧道,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個時候,古人為了便于翻越秦嶺,沿著河谷,在峭壁上鑿一些洞眼,立上柱子,搭上木板,再裝上欄桿,就形成了懸空的道路,也就是棧道。人走在棧道上,猶如在空中漫步,像耍雜技似的。石門古棧道從漢中褒谷起始,到眉縣斜谷關(guān)結(jié)束,長約二百三十多公里,是一項宏大的工程。這么長的棧道,要耗用多長時間,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沒有數(shù)據(jù)可查。更讓人震撼的是,褒谷南口的隧道。
這條穿山隧道,只有十六米長,高和寬都在四米左右,據(jù)說是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開鑿的,也有的說是漢初劉邦讓人開鑿的,還有的說是秦朝開鑿的,哪個朝代開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條隧道的開鑿,用的是火燒水激的方法。石門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隧道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是征服大自然的空前壯舉。
打通石門隧道,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把長安的文化引入到了蜀漢,將楚漢的物質(zhì)運往了長安。這是一條商賈的交往之道,也是兵家行軍的通行之道,正如《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br />
過往的官人,商人,文人,他們驚奇,震撼,興奮,贊嘆不已。在感嘆之余,他們在石門內(nèi)外的崖壁上寫詩、刻字、記事、詠物,以抒發(fā)激動的心情。從那以后,歷朝歷代,延綿不絕,從漢魏到明清,石門內(nèi)外,遍布了一百多種摩崖石刻,僅石門內(nèi)就有34種,像一座石刻寶庫。石刻的內(nèi)容豐富,涉及政治、軍事、交通、科技、水利、文化等多個方面。在琳瑯滿目的石刻中,不乏有藝術(shù)價值極高的珍品,著名的有《袞雪》《石門頌》《石門銘》等十三件國之瑰寶,被稱為“漢魏十三品”。其中,《袞雪》為珍品中的珍品,是曹操親手所寫,而且是唯一傳世的書法作品。
那是公元215年,曹操西征經(jīng)過漢中,走到石門時,見褒河水波濤洶涌,白色的浪花滾滾向前,一時興致來臨,讓手下拿來筆墨,然后提起筆,在一塊巨石上揮毫寫下了“袞雪”二字。手下的人還以為他把滾字寫錯了,左看右看,心里說,這應(yīng)該是滾,而不是袞,卻不敢直言。先是恭維曹操說,宰相文武雙全,書法蓋世,這兩個字寫得太好了。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說,這個袞字怎么看,像是少了三點水。曹操哈哈一笑,指著奔騰的河水說,這么多的水,再寫上三點水,豈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原來如此,也許曹操是故意舍去了三點水,也許,曹操本就是忘寫了三點水。其實,有意也罷,無意也罷,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袞雪》二字,不但成為了絕世珍寶,還成了曹操的蓋世作品。
除了《袞雪》,還有《石門頌》《石門銘》兩塊摩崖石刻?!妒T頌》是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由漢中太守王升親自撰文,為表彰楊夢文一干人開鑿石門的功績,刻在了石門通道里?!妒T銘》則是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篆刻的。這兩塊石刻,是我國書法界的巔峰之作。除此之外,還有張良寫的《玉盆》,鄭子真寫的《石虎》,都字跡蒼勁,運筆自如,堪稱大作。
這些摩崖石刻,是書和刻二者的最高藝術(shù)結(jié)晶,在中外享有極高的聲譽,其價值連城,連日本書道界都稱為“漢中石門,日本之師”。日本人都把這些石刻,當作學習書法的典范,可見小日本對這些石刻的尊崇。20世紀60年代初,褒斜棧道、石門,還有摩崖石刻這些遺跡,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上世紀60年代末,為了造福一方百姓,潤澤這方土地,政府準備在石門修建水庫。大壩動工前,先鑿下“漢魏十三品”,運到了漢中博物館里珍藏,其余的石刻,連同石門,還有棧道都淹沒在了水下。埋沒了石門、石刻,卻成就了石門水庫,這顆西北水利明珠,閃爍在陜南的大地上,灌溉著附近的萬畝良田。
棧道依山勢蜿蜒,越來越驚險了,有的地方,我只能身子貼著石壁,慢慢地向前挪步;有的地方,我不得不彎腰低頭,從大石頭下面慢慢走過。當初,修棧道時,古人就是根據(jù)這些復(fù)雜的地形,采用了“平梁立柱式”“石基式”“多層平梁立柱加棚蓋式”“千梁無柱式”這些形式,才建成了棧道。當年,劉邦讓將士們在這里修棧道,是為了暗渡陳倉。
一股清新的草木味,迎面撲來,滋潤了心扉,我頓感渾身舒暢。滴答,一顆水珠從石壁上落下,滴到了我的臉上,清清涼涼,讓人神清氣爽。我走走歇歇,不停地向山上仰望,累得氣喘吁吁,腿也走酸了,怎么還沒到呢?我問下山的游人,先生,山頂還有多遠?游人說,不遠了,快到了!聽說快到了,我擦了額上的汗水,鼓足勇氣向山上走去。
這條仿古棧道3.6公里,沿途復(fù)原了古棧道的各種建筑,重現(xiàn)曾經(jīng)的輝煌。區(qū)區(qū)三公里多,都讓我感到吃力。而在古代,將士們挎著戰(zhàn)刀,牽著戰(zhàn)馬,商賈們手提肩扛著貨物,要走過二百多公里,實在佩服他們的腳力與毅力。
不知不覺間,我走過了瞭望亭,走過了天心橋,向最高處的郵亭攀登。沒過多久,我一步步地登上了高處的郵亭。亭子是長方形的,中央放置了一面大鼓,還橫放著一根擊鼓的木樁。亭子里游人眾多,熙熙攘攘,有人坐著歇息,有人在擊鼓,還有人在拍照。
一踏進郵亭,清涼便漫過了全身,我扶欄眺望,青山巍峨險峻,兩山間那一抹清波,煙波浩渺,由遠及近汩汩而來。遠處的湖光山色,腳下的波光粼粼,都讓人陶醉,讓人仿若置身于仙境中。
我轉(zhuǎn)過身來,走到大鼓前,用力推起木樁,向大鼓撞擊,大鼓通,通,通地響了起來。沉悶的鼓聲,響徹在褒谷山上,響徹在石門棧道上。忽然,似有得得的馬蹄聲傳來,金戈鐵馬,烽煙再起,戰(zhàn)旗獵獵,一隊又一隊的將士,像旋風一樣,從我眼前掠過。
褒谷山風光旖旎,石門棧道凌空飛架。兩千多年前,在那凌空的棧道上,戰(zhàn)馬嘶鳴,駝鈴叮當,人聲鼎沸。而如今,除了游人,那曾經(jīng)的熱鬧已經(jīng)遠去了,只留下了棧道,留下了日夜奔騰的褒河水,在述說著這里曾發(fā)生過的一切。
問候姐姐,夏安。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姐姐的文越寫越有味道了。拜讀佳作,期待更多好文。
寫景的作品,融入文化元素,仿佛與古人對話,有一種穿越之感。
老姐的文字,語言一如既往地凝練。
姐姐筆下的石門,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景點本身,景點只是姐姐寫文的一個著力點,景點背后的人文更具魅力。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都說所謂”空間“便是許多時間的疊加,在這片古棧道上,重疊著千年前古代文人的筆墨,還重疊著金戈鐵馬的豪氣與開拓進取。就是在這般親身漫步中,我們在短短的一瞬間,便見證了千年的時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