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images/top_bg.jpg)
【流年·芳華】六月的雨(征文·散文)
大雨嘩嘩地下著,屋檐上滾下的雨珠連在一起,窗外像掛上了水簾。透過水簾,向下俯瞰,雨花四濺,路面上的積水,像小河似的潺潺地流淌。我又抬起頭,向遠處眺望,樹木樓宇若隱若現(xiàn),掩映在煙雨蒙蒙中。
轟隆隆,轟隆隆,一陣陣的雷聲,以排山倒海之勢滾滾而來,像千軍萬馬從遠處開來。嚇得我心驚肉跳,轉身離開了窗口。四五天來,天空烏云密布,不停地下雨,就像漏了一樣。一會是淅瀝瀝的小雨,一會兒是嘩啦啦的中雨,這會兒竟然是瓢潑大雨了。
古城歷來四季分明,每年五月底進入夏季,今年也不例外,五月二十三日那天,氣溫高達36度,艷陽高照,人們都脫去春裝,換上短袖、裙子、短褲,儼然一副夏天的裝束。一時間,大家都堅信,夏天不容置否地來了,并且還提前了幾天。我把脫下的春裝洗凈,疊好,放進衣柜里,又拿出裙子、短袖,及夏涼被。那晚很熱,我開了空調。
可第二天,雨水就邂逅了古城,刮風,下雨,斷崖式降溫,一夜之間,從36度降到16度,古城又回到了春天。大家都紛紛穿上風衣,穿上外套,穿上薄羽絨服,有人還用空調取暖。這種過山車式的氣溫突變,也符合古城的特性,一下雨就降溫,一天晴就升溫。
像往年一樣,我不愿拿出春裝,想套件單衣扛過去,等雨住天晴,古城就又回到夏天了??烧l知,一連下了四天,雨還沒有停的意思,溫度一直在低處徘徊,陰冷潮濕,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都感冒了。我怕感冒,不敢硬扛了,就翻箱倒柜拿出外套,拿出秋褲穿上。
第五天艷陽高照,天空潔凈如洗,草木葳蕤,花兒鮮艷欲滴,地面一塵不染。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迎接久違的陽光,去吸收新鮮的空氣。只過了一天,天空就又變了臉,把雨水狠狠地灑向了古城,而且還越下越大。
在我的記憶中,從沒有這樣下過雨。一般來說,都是秋雨綿綿,下一陣子就停了,過個十天半月,再下一次綿綿細雨,如此反復,一場秋雨一場寒,就慢慢地進入到了冬天。
至今還記得,下雨時間最長的一次,是二十多年前的國慶節(jié)。九月三十號放假,當天晚上,全家人洗過澡,我換上了干凈的床單和被罩,把臟的放進洗衣機里,準備第二天去洗。誰知第二天下雨了,淅淅瀝瀝,一直下到七號,八號要上班了,才雨住天晴,臟被單在洗衣機里整整窩了七天。
秋高氣爽,卻空氣干燥,雨水滋潤一下,對人,對植物,對土地都是好的,可連續(xù)不斷地下雨,形成決堤的洪水,沖倒房屋,淹沒糧田,卷走人畜,造成了災難,那就不好了。
我從小生活在城市,從沒見過洪水,卻討厭下雨。小時候,我們家住在東窯坊的平房里,一到下雨天,房檐上的雨水,都濺到了屋里,地面濕漉漉的。放學回家,腳上的泥水,踩得屋里到處都是,黏糊糊臟兮兮的。
我上小學時,是在豆腐巷小學,學校坐落在巷子的里頭。這是個老學校,環(huán)境挺好的,朱紅的大門,高高的門檻,操場上鋪著煤灰,教室在操場的四周。可豆腐巷卻是一條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濘的路面,讓人行走艱難,一到上學放學,成群結隊的學生在泥水中跋涉,不是這個沾掉鞋子,就是那個滑倒了,我在放學的路上就摔過一跤。
那年我八歲,上小學二年級。初夏時節(jié),一場大雨使豆腐巷變成了泥水巷。我穿著球鞋,低著頭,小心翼翼地邁著步子,腳下一滑一滑,身子一歪一歪,盡量去保持平衡。忽然,一個女孩猛然撞了過來,我躲閃不及,身子失去平衡,啪地坐在了泥水里,褲子瞬間就濕透了,衣服、鞋子、書包都沾上了泥水。周圍的同學,一起向我看來,一個男孩在喊,哈哈,摔了個屁股墩,摔了個屁股墩??!眾目睽睽下,我滿臉通紅,感覺特別丟人,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可是除了泥水,哪有地縫??!我慢慢地爬起來,帶著滿身的泥水,一滑一滑地向巷口走去,身后傳來一陣幸災樂禍的嬉笑聲。
第二天,我不想去上學,卻又沒膽量逃學,就硬著頭皮走出了家門。在上學的路上,我低著頭,怕被人認出來再譏笑我。從那以后,我討厭下雨,特別討厭上學期間下雨??墒?,只要一個月不下雨,媽媽就站在窗口前,望著窗外說,老天爺不下雨可怎么辦呢?我不以為然地說,不下雨好??!媽媽扭過頭,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說,好什么好?麥子都旱死了,來年都吃什么?我知道,媽媽是為姨媽家發(fā)愁。姨媽家住在老家的原上,是靠天吃飯的,天不下雨,就沒有收成,來年就會餓肚子。
書本上也說了,雨露滋潤禾苗壯。不下雨,麥苗怎么發(fā)芽生長,又怎么豐收呢?麥子不豐收,人就沒有了果腹之物,豈不餓死了。從那以后,一到天旱,我也會發(fā)愁,為姨媽家發(fā)愁,可一旦下雨,我又發(fā)愁上下學,內(nèi)心比較矛盾。過了兩年,我們家搬到西郊,住進了樓房里,上學都是水泥路,我對雨才不再排斥了。
雨是自然之物,是一種天然的氣象,是上蒼賜給萬物的水,滋潤著萬物茁壯成長。萬物生機勃勃,生態(tài)才能平衡,才能風調雨順,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
雨水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排第二,雨水節(jié)氣一過,冰雪消融,大地復蘇,蟄伏了一個冬天的田野,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莊稼人開始育苗,播種,澆水。一旦播種了,農(nóng)人就希望下點雨,以滋潤干涸的土地,讓種子盡快發(fā)芽??纱禾斓挠昕偸桥づつ竽?,像不情愿下凡到人間,今天落幾滴,明天落幾滴,滋潤一下土地,停一停,再下一點。春天的雨精貴,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好雨。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保ǘ鸥Α洞阂瓜灿辍罚┯晁啵M不是把種子泡爛了,等于把種子扼殺在了搖籃中。
雨是有情調的,是文人墨客的抒情之物,自古以來,借雨抒懷的文人,大有人在。白居易的《微雨夜行》,李隱商的《初春小雨》,袁枚的《雨》,陸游的《臨安春雨處雨霽》等等。借雨表達一種閑情,一種寧靜,一種淡然之心。形容雨的詞,也是層出不窮,小雨菲菲,細雨綿綿,煙雨蒙蒙等等,表達了雨天的美好意境。雨打芭蕉這個成語,則表達了一種氣節(jié)與精神。
在雨露的滋潤下,禾苗成長起來,到了立夏節(jié)氣,小麥就成熟了,可以開鐮收割了。收割小麥,也叫夏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它是莊稼人辛勤耕種的結果。所以,一到夏收,在外的人紛紛趕回老家,農(nóng)村的學校放假,就是為了全力以赴,盡快地把成熟的小麥收割了,讓顆粒歸倉,以免發(fā)生意外。這個意外,就是害怕下雨,熟透的麥粒,別說下雨,就是刮一陣風,都能灑落下來。所以,要搶收,要龍口奪食。
夏收時節(jié),也能在新聞里看到割小麥的場景,烈日下,人戴著草帽,揮舞著鐮刀,在麥田里彎腰揮汗如雨。也聽新聞里報道,哪天有雷陣雨,哪天有大風,讓大家要注意,哪哪麥子被風吹倒一片,哪哪麥子被雨淋了。聽到這些,我都為莊稼人捏一把汗,期盼著不要下雨,不要刮風。
可蒼天哪會聽我們的呢?一周前,就開始下雨了,淅淅瀝瀝,嘩嘩啦啦,原以為會像往年一樣,下上一會兒,最多一天,就會停下來。沒成想,一連下了三天,都沒有停下來。我焦灼不安,坐臥不寧,在屋子里來回踱步,無法出門去晨練,都快急死人了。
當天晚上,當看到都市快報的報道說,因連續(xù)下雨,麥田里一片汪洋,根本無法收割,麥子倒在地里都長牙了,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才忽然想起正處于三夏,頓感愧疚。比起雨中的麥子,我的晨練又算得了什么呢?當看到農(nóng)民站在麥田里,握著發(fā)芽的麥穗,無奈地哭泣時,我的心也跟著流淚。期望雨能停一下,讓莊稼人收獲一點,以慰藉他們冰冷的心。
往年六月,在收割麥子時,偶爾下一陣雷陣雨,都屬于正?,F(xiàn)象,而今年也太反常了。在此起彼伏的新聞中,有一則消息讓人氣憤,說是河南某地在下雨前,就有一批收割機在下高速時,因證件不全給扣了下來,一扣就是一周,正好錯過了收割,讓麥子倒在雨水中發(fā)芽了。
不光是小麥,櫻桃,杏兒,桃子等大多數(shù)水果也都爛在了樹上,多么讓人心疼,更心疼的還是農(nóng)民的付出。
昨天中午雨停了,晚上新聞就報道說,雨一停,各級政府機關就組織人力物力,連夜搶收小麥,還采取各項措施,調動一些烘干機,對潮濕的小麥進行烘干,以補救損失。
可清早起來,窗外又在淅淅瀝瀝地下雨了。沙沙的雨聲,已不再悅耳動聽,已不再有意境,已不再是一種閑情逸致了。這六月的雨,只會讓人心焦,讓人煩躁,讓人傷感,也讓人無奈。
雨既然是自然現(xiàn)象,是來平衡生態(tài)的,這樣沒完沒了地下,人類是否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是不是違背了大自然,做了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事兒,才受此懲罰的。
![](http://bbs.vsread.com/bbsuploadimg/2014-08-26/20140826230848_60495.gif)
姐姐的文越來越珠圓玉潤,真好。
![閑云落雪](http://bbs.vsread.com/bbsuploadimg/2015-11-12/20151112231508_82102.gif)
作者提到的收割機,因為手續(xù)不全下不了高速,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影響麥收的原因。比起天災人為更可恨。
很有思想的一篇散文。祝姐姐天天開心、快樂。
記得我上初中時,真可謂風調雨順,天氣隨著莊稼的需要而變。從何時起,天道無常了呢?令人深思。今年從入春起就沒下過雨,可巧,趕上櫻桃小麥成熟,雨三三兩兩地來了,我們這兒的雨倒不大,但讓成熟的櫻桃裂開很不成問題??刻斐燥埖霓r(nóng)人啊,何時能再受老天的眷顧。
狂汗,不長的評論錯了仨字,糾正一下。
![](http://bbs.vsread.com/bbsuploadimg/2014-05-10/20140510184331_8066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