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投宿洋縣(散文)
投宿洋縣是一個意外。
我的自駕旅行向來是粗線條的,有一個大致的目標(biāo),也有規(guī)劃的線路,但絕對不為目標(biāo)與線路而限制了手腳。本來計劃“川進青出”的第一站是陜西漢中,想到那里去看看漢江,去尋訪“漢中王劉邦”的足跡,并借機探尋“漢”文化的源頭的,不成想,這第一站就偏離了目標(biāo)。石家莊到漢中將近1200公里,一天趕到是要努把子力氣,但憑借著第一天出行的興致,還有京昆高速良好的路況,馬不停蹄向前進,是完全可以到達的。怎奈我們橫跨山西省進入陜西,穿過秦嶺一個又一個限速的隧道以后,夜幕已然降臨了,而且,天空還飄灑著蒙蒙的細雨。于是,我們決計在漢中的前一站投宿,于是,我們摸黑進入洋縣縣城。
隸屬于陜西省漢中市的洋縣,我是早有耳聞的。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參加工作來到華北石油第四勘探公司的時候,這里就有不少的石油職工來自陜西漢中,而且,我做為班主任第一次家訪的學(xué)生家庭就是洋縣的。清楚地記得,他們拿出家鄉(xiāng)的黑米酒留我吃飯,還無比驕傲地向我介紹“鳥中大熊貓——朱鹮”,說這種鳥是本來以為已經(jīng)滅絕了的,卻在他們的故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
哦,朱鹮,我第一次聽說,當(dāng)時連那個“鹮”字都不認得。后來翻閱資料方知,朱鹮是一古老的物種,曾經(jīng)有過廣泛分布的歷史,但隨著其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到上個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已經(jīng)沒人見過它們的蹤影了。直到1981年5月,中國科學(xué)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在陜西省洋縣的山林中發(fā)現(xiàn)兩個朱鹮的營巢地和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這才引起了國內(nèi)外人士的關(guān)注。近幾年,開始喜歡鳥類攝影,也偶爾能在攝影群里看到老師們拍攝的朱鹮形象,美則美矣,然而從來沒有動過千里迢迢跑來專門拍攝這種大鳥的念頭。機緣巧合,今天,我們已經(jīng)站到了朱鹮的故鄉(xiāng),怎么能錯過這么好的機會呢?
于是,趁著外出品嘗當(dāng)?shù)孛朗硾雒嫫?、熱面皮的時機,向路人打聽“到哪里可以看到朱鹮”。西瓜攤的老板很熱情,說距離縣城七八公里的地方有一條小河溝,導(dǎo)航“杜家坎”就可以看到。
第二天清晨,導(dǎo)航引路,直奔杜家坎。剛出縣城,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這哪里是陜西,分明是江南??!腳下是小橋流水,抬眼是彌望的稻田,遠望是彌漫的云霧,云霧后面是迷蒙的遠山的大意。云霧未散,陽光不至,青草戴露,嘉禾掛珠。早起的農(nóng)婦牽著老黃牛,從高大濃密的山林里走下來,跨過小橋,繞過稻田,赤足走上田埂,任饑餓的牛兒大口大口啃噬綴滿露珠的青草。一群白鷺驚起,飛過漠漠水田,掠過農(nóng)婦和牛兒的頭頂,奔向高大濃密的山林。
怪不得,這里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怪不得,“漢中王”劉邦在這里打下了一統(tǒng)天下的基業(yè);怪不得,國寶級的朱鹮會選擇這里當(dāng)做自己生息繁衍之地!
杜家坎到了,原來陜西洋縣在當(dāng)初發(fā)現(xiàn)野生朱鹮不遠的地方,建造了一個朱鹮繁殖基地,筑起高高的圍墻,罩上天羅地網(wǎng),依山傍水,面向平原,倒也算是風(fēng)景佳處。只是,我們來得早了,大門緊閉,空無一人,我們不得不悻悻然從側(cè)面沿僅能一輛車通行的鄉(xiāng)間小路探索前行:左邊是潺潺的溪水,右邊是油油的稻田。
鳥嗎?有,太陽沒出來的時候滿稻田全是的?!虿莸霓r(nóng)婦收住手里的鐮刀,昂起頭來,看著一臉迷惘的我們。
朱鹮?有的是,這會子應(yīng)該在河溝子里,向前走,一轉(zhuǎn)彎就看到了?!拊绲霓r(nóng)夫打量著我們,頗有些頭前帶路的踴躍。
果然,剛到河溝傍邊,就發(fā)現(xiàn)一對奇異的大鳥翩然而至。朱鹮!——我們驚呼。
這大鳥,乍看像白鷺,但羽翼白里透著粉紅色,在微弱的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身形也比白鷺豐盈健碩得多,飛翔時略顯笨拙;落在河床的卵石上,其面頰、前額、頭頂皮膚裸露,朱紅色;金黃的眼圈,黧黑的眼仁;粗黑而長的巨喙向下彎曲如杓鷸,其前端也是紅色的;枕部自耳后是一叢冠狀羽,灰白色的,如時尚女子的披肩長發(fā),披拂而過脖頸;背羽灰白,向飛羽漸變?yōu)榉奂t、純白;兩足粗壯有力,也是一樣的皮膚裸露,朱紅色。
這就是朱鹮!據(jù)說,在繁殖期,它們頸部和背部的羽毛就會分泌出一種灰色的色素,給它們披上了一層迷幻的色彩。
這就是朱鹮!體長七八十公分,體重一千七八百克,翼展可達一米五;步履遲緩,飛行較慢;白天在溝渠稻田覓食魚、蛙、蝦、蟹,夜晚飛向高大的林木上棲息過夜;三歲成熟,壽命可達17年。
這就是朱鹮!是古老的鳥仙,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上個世紀(jì)瀕臨滅絕,1981年國內(nèi)發(fā)現(xiàn)僅存七只,《華盛頓公約》列為一級保護動物,收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物種,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瀕危物種,是真正的國寶級鳥類,而且,全球只在陜西洋縣分布。
這就是朱鹮!近些年,舉國上下保護意識的增強,朱鹮生活繁殖區(qū)域的環(huán)境不斷擴大、改善,野生朱鹮種群數(shù)量日漸增多,到2013年,野生朱鹮達400只,據(jù)說目前可達1500只了。
這就是朱鹮!野生的。循著溪流向上,透過披拂的夾岸垂柳,但見累累卵石布滿河床,潺潺清流繞石穿行,石縫間、溪水畔水草青青,草叢里、對岸高大茂密的森林里鳥鳴蟲唱。朱鹮在溪水里、卵石間悠閑地覓食,穩(wěn)健的姿態(tài)與淡定的神色,活像一位閱盡世間萬物、看透世態(tài)炎涼的長者。而且,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了,三四只,七八只,隱約還可以聽得它們與密林深處同類的唱和,更有振翅高飛,掠過頭頂,翱翔于廣漠的稻田之上的,粉紅色的羽翼如飄過碧綠色海上的朵朵祥云。
投宿洋縣是個意外,遇到野生的朱鹮更是意外的驚喜。“川進青出”西藏之行的第一站就這么充滿奇趣,禁不住讓人對漫漫前途充滿了希望。
在草壩村觀鳥臺上,偶遇西安來的一隊小學(xué)生,他們是“秦嶺生物多樣性科考夏令營”的,趁著暑期,來這里親近大自然,觀察動植物,采集標(biāo)本,既豐富了假期生活,又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種子,這可真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