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人生家園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家園】生活中衣著體面(隨筆)

編輯推薦 【家園】生活中衣著體面(隨筆)


作者:潘建 布衣,150.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947發(fā)表時間:2023-10-16 04:30:59
摘要:那天兒童節(jié)慶祝會上,在朗誦人群中,身穿嶄新白襯衫的我,感覺特別體面榮光。那時候,人們看待穿衣生活是不是體面,看的不是這家補丁的數(shù)量,當然也不是補丁的大小,而在于補丁縫的是不是周正、密實、講究。如今我們都長大了,衣服和鞋子都是從商場里買的最時髦款式,唯有父親依舊穿著母親縫了又縫的工作服。他說,買來的衣服都是中看不中穿,沒有母親縫補的舒適。每到這時候,年逾八十的父親一臉驕傲。我們也不需要買多么昂貴的衣服,但一定要保持衣著干凈。一個良好的形象,衣著體面,是熱愛生活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

【家園】生活中衣著體面(隨筆) 周六大清晨起來,愛人對我說,到了換夏裝的季節(jié),今天去服裝店轉(zhuǎn)轉(zhuǎn),給你買幾件短袖夏裝吧。我說,算了,去年的體恤衫又不舊不破,今年接著穿吧。愛人聽罷,說,你這人怎不知好歹,我好心好意讓你穿件新的體面點,你還不領(lǐng)情。好吧,衣服你以后自己去買。
   有舊的不穿,非要買新的,還說要多少有點體面。但回頭想想,對于愛人的關(guān)心應(yīng)該從心里感激才是。可我總覺得一到換季就添置新衣,才能體面的話,這未免太趨眾。平心而論,這年頭誰沒幾件像樣的衣服,連上把年紀的老年人都穿著大紅大綠的時尚衣服,甚至搞建筑的民工工作時都穿著西服。或許我這人天生就是賤命,總愛懷舊。
   對于舊衣服,那看似價格低廉的東西,與當今生活講究體面有些格格不入,但每件后面都有著一段感人的經(jīng)歷呢!現(xiàn)在,40歲以上的人十有八九都穿過白色的確良襯衫。我至今保留的一件白襯衫,是1978年買的。那年我10歲,上小學三年級。
   那年“六一”兒童節(jié)前,老師宣布學校組織慶祝會,唱歌、跳舞、朗誦,都要穿上白襯衫??赡菚r,連每學期的2元錢的學費都交不全,更何況穿上新衣服。懂事的我不會伸手問父母要錢買新衣,為了能體面參加學校的“六一”活動,于是,我千方百計地積攢和創(chuàng)收零花錢。家中的廢牙膏皮、宰殺了的雞毛鴨毛鵝毛、廢銅爛鐵、爛玻璃舊塑料等等,就是一個很好的“利潤點”。家中用完了的牙膏皮,不扔保存起就是錢,回收價是二分至五分錢一個。于是,我四處搜羅、撿拾廢銅爛鐵、廢紙碎玻璃什么的,還有牙膏皮、雞毛、鴨毛、肉骨頭……像春天時燕子銜泥一般,一點一點地弄回來,找個地方偷偷地攢著,等攢得多了些,就弄到城東的廢品收購站去賣。那個年代回收的品種也十分豐富,還要收購桔皮、橙皮、蟬蟲(知了)等中藥村,而且價格也特別可觀。我記得最可觀價格是蟬蟲(知了),收購價是五分錢至一角錢一只。于是,我們就用長長的竹竿,在細細的竿頭纏上橡皮條,粘上一大坨熬化了的松香,然后爬上高高的樹枝,向高聲嘶叫的知了粘去,保證一觸及就不會逃脫。那時的任家垛和花園村的樹林茂盛,一到夏天知了聲聲遍布,收獲也十分豐厚。這些錢父母親是不要我上繳的,便成了我收入的一部分。
   當時,我手里拿到這筆錢,心里非常激動,因為這在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已經(jīng)是驚人的大事了。我想,父母要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掙這樣多的錢別提多高興啦。我沒有拿這筆辛苦錢去買吃買喝的,而是去百貨商店幫母親買了一只嶄新的鋁制飯盒。因為,我看到母親帶飯的鋁制飯盒已是“傷痕”累累,“癟塘”無數(shù)了。晚上,母親她拿出針線盒,用舊布為鋁飯盒做了只布套。并夸獎我說:“孩子難為你了,媽不能要你的錢。我要用這錢給你買件衣服,你喜歡什么樣的?”我說:“媽,給您您就花吧,買煤球,買菜都行!”但媽不同意我的說法?!傲弧鼻埃赣H果斷給我買了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那天兒童節(jié)慶祝會上,在朗誦人群中,身穿嶄新白襯衫的我,感覺特別體面榮光。后來,雖然白色的確良襯衫逐漸不再流行了,可我卻永遠地記住了那個貧窮的時代。
   總忘不了,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經(jīng)濟落后的年代,一個人的生活是不是體面,就看他身上衣裳的補丁。記得,那時候因為語文課中《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影響,覺得衣服應(yīng)該“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才對,甚至我把一條新褲子開個洞,拿一塊不同顏色的布補上,表示自己要“繼承革命傳統(tǒng),堅持艱苦樸素作風”。
   那時幾乎家家貧窮,一年當中,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也只有過年的衣裳,才沒有補丁。其實,這也只是你看到的外表。撩開他的新外套,里面的棉襖,也一定打了補丁;再翻開棉襖里面的襯衣,更是干瘡百孔,一層套著一層的補丁。這不是秘密,誰還不知道誰的底細?只有不解風情的寒風,才會不客氣地掀開一個人光鮮的外衣,將里面寒磣的補丁暴露出來。當然,過完了正月十五,身上的新衣就得脫下來,繼續(xù)穿之前打著補丁的舊衣裳,背著補丁書包上學校。
   雖說我們那輩人都穿打著補丁的衣裳,但一個人或一個家的生活是不是體面,從補丁上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人身上的補丁少一些,像點綴;有人身上的補丁,則層疊一層,一色蓋一色,你甚至難以分辨他身上表服的底色。但補丁的多少,還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是不是體面。有人身上的補丁,都是一個個小圓粑粑,哪里破了,就補一塊“膏藥”上去,將漏洞堵住。也有人身上是大塊的補丁,可能只破了一個小洞,偏要縫一個大補丁,像個大扇面一樣。如果只貼個小“膏藥”,用不了幾天,“膏藥”邊上就會起毛,磨出一個新的更大的洞??p上一個大補丁,就能抵擋更長日子的磨礪了。所以,成了精于縫補丁的媽媽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小洞不大補,大洞就吃苦?!边@是生活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態(tài)度。
   那時候,人們看待穿衣生活是不是體面,看的不是這家補丁的數(shù)量,當然也不是補丁的大小,而在于補丁縫的是不是周正、密實、講究。有些只能拿針線縫個補丁,粗手笨腳、大大咧咧的人家,就縫不出好看的補丁:歪著扭著、拗著勁,看著別扭,穿在身上也不得勁。而有些手腳靈活又有耐心的細致人家,就會像繡花一樣,給衣服上的破洞縫一個好看的:針腳細密、緊實,像花蕊一樣。更有講究些的人家,不用手工而是用縫紉機縫補:針腳一圈一圈、一層一層,縫出來的補丁就跟特意裝飾上去的一樣。
   記得有一次,我的褲子破了個洞,母親一時找不到適合的布頭,就將妹妹的一件破舊衣裳拆下一塊布,連夜給我縫了個補丁。可那是塊花布頭啊,一個男孩子的褲子上縫了個花補丁,該是怎樣的情形?不過,同學和鄰居小伙伴并沒有嘲笑我的,誰的衣裳沒有拿姐妹或者爸媽的舊衣服做過補丁呢?再說了,一個花補丁也總比開個大洞強些吧。
   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看到有人還穿著打補丁的衣裳了,偶爾看到的補丁,多半是一種時尚。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我回老家看望年過八旬的母親,仍見她帶著老花眼鏡,專注地縫補衣服,針線在她手里嫻熟地穿來穿去。我便勸慰她,老盯著針眼看,眼睛哪兒受得了。母親瞇著眼睛跟我說:“補了一輩子的衣服,閉著眼睛都不會出錯,不費眼睛的。”又轉(zhuǎn)身指著幾件縫好的衣服滿面笑容地說:“你看看你爸,你們給他買的新衣服還在壓箱底哩!就是愛穿這幾件我補了又補的工作服,都補成這樣了還舍不得扔掉?!蹦赣H的確是補了一輩子的衣服,給我們小時候補衣服,納鞋底,都是她親力親為。當然,縫得最多的是父親的工作服。父親年輕時在米廠,干的都是鏟米糠、扛笆斗的苦力活,他的衣裳總是肩膀上最先破損,一副肩膀要挑起全家人的生活呢。他肩上有厚厚的補丁,因此,母親常常是白天上班干活,晚上抽空給他縫補衣服。如今我們都長大了,衣服和鞋子都是從商場里買的最時髦款式,唯有父親依舊穿著母親縫了又縫的工作服。他說,買來的衣服都是中看不中穿,沒有母親縫補的舒適。每到這時候,年逾八十的父親一臉驕傲。
   張愛玲說:“衣服是一種語言,是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贝_實,衣如其人,一個人的修養(yǎng)、閱歷、生活態(tài)度都能通過自己的外在體現(xiàn)出來。一個人連溫飽都還沒有解決,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謀生上,那他必然會少有精力來打理自己的形象。仔細想一想,也確實是這樣的。
   經(jīng)常聽到有朋友開玩笑說,“我之所以不注重形象,是因為窮?!备F不怕,怕的就是放棄自己。我們也不需要買多么昂貴的衣服,但一定要保持衣著干凈。一個良好的形象,衣著體面,是熱愛生活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
   想到此,我還真得悟出生活中的衣著體面的真正涵義。既然愛人愿意給咱獻愛心買件衣服,就讓她盡情地去吧。
  
  

共 3015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隨筆,關(guān)于生活中衣著體面的詮釋,有著深刻的感悟。作者回憶自己人生的不同年代,對穿衣服有著不同的需求。童年的貧窮生活,人們看待穿衣是不是體面,而在于補丁縫的是不是周正、密實、講究。如今社會發(fā)展了,父輩們還保留著儉樸的衣著,我們也不需要買多么昂貴的衣服,但一定要保持衣著干凈。衣著體面,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是熱愛生活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內(nèi)涵厚重的文字,充滿生活氣息和不同年代的時代特征,感謝發(fā)文分享,推薦閱讀共賞!【編輯:秋覓】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秋覓        2023-10-16 04:45:09
  內(nèi)涵厚重的文字,關(guān)于生活中衣著體面的感悟,充滿生活氣息和不同年代的時代特征。感謝賜稿,欣賞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覓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