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文璞書苑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文璞】詩歌創(chuàng)作隨談(隨筆)

編輯推薦 【文璞】詩歌創(chuàng)作隨談(隨筆)


作者:賴輝 白丁,15.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97發(fā)表時間:2024-01-08 18:41:19
摘要:立意,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靈魂


   說起詩歌的創(chuàng)作,現(xiàn)代詩都是我們所使用的文字,經(jīng)過文字加工組合,創(chuàng)造文字的立意、選材、情感與格律,當然主要還有詩歌的靈魂和信仰及詩歌提升到哲理的高度。
   立意,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靈魂。它決定了一首詩詞創(chuàng)作的方向、格調(diào),最忌附庸風雅,牽強造作,無病呻吟?!队晗铩肥谴魍娴某擅?,創(chuàng)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队晗铩分歇M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比如同樣是中秋詩詞,立意思鄉(xiāng),有人為作詩而作詩,沒有真情實感,免強湊句,“為賦新詞強說愁”;有人卻可以以時代為背景,老壇裝新酒,推陳出新,越古人而再現(xiàn)亮點,如此一來,孰優(yōu)孰劣,一目了然。?
   素材,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體魄。素材來源于生活,一個好的詩人,往往具備善于捕捉身邊的事物,然后經(jīng)過加工、再創(chuàng)作,這樣就成為了詩詞創(chuàng)作的素材。素材,提煉的過程最忌用勁過猛,曝漏大量的人工痕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才是最高境界。素材服務于立意,二者相輔相成,以更好的達情表意。所以,在選材的過程中,往往體現(xiàn)的是一個詩人的眼界與氣度,以及匠心獨運的技巧。
   情感,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血脈,它貫穿于一首詩詞的始終。詩詞創(chuàng)作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來表“情”的。無論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或婉約、或豪放,卻獨獨少不了一個“情”字。一首情感充沛的詩詞,才能和讀者達成共鳴。記住,和讀者達成共鳴的是貫穿詩詞始終的“情”,只此一途。主觀直接,以“有我”之境直接喧染,以情御文,一瀉如注;或客觀含蓄,以“無我”之境隱誨蘊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景語即情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薄拔覔]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br />   格律,是詩詞的樂譜。在古代,詩詞是用來歌唱的,不同的詞牌,不同的唱法,所以必須遵循詩詞的平仄格律來創(chuàng)作。唐朝以前,古體詩創(chuàng)作極為盛行。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平仄不太講究,押韻比較寬泛,對創(chuàng)作思維的束縛很小。慢慢興起了近體詩,如絕句、律詩,其創(chuàng)作必須遵循其平仄格律,包括宋代興起的詞牌,就這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以致于現(xiàn)代很多人反對按格律創(chuàng)作詩詞。畢竟格律詩詞的創(chuàng)作難度很高,對思維發(fā)散的束縛很大,極大的影響了創(chuàng)作自由?,F(xiàn)在比較認可的規(guī)則是只要標注律、絕、詞牌的,就必須按格律創(chuàng)作,若有好句,也可寬泛對待。汪國真的《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鐘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字是詩的元素,是詩歌的載體。詩歌的優(yōu)劣與否,取決于文字所組合構建的意想世界,亦即是意境。
   一般來說,一首好的詩歌必定會是格調(diào)高雅,韻律諧和,用詞考究,蘇東坡的名作《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比玟镐噶魉?,淺顯易懂,韻律優(yōu)美,氣脈暢達,所謂格高、律諧,即是如此。有人喜歡故作高深,以為越誨澀就越顯的自己知識淵博,殊不知,正因此,會使詩詞的氣脈不暢,形成“隔語”,這是詩詞創(chuàng)作之大忌。
   信仰是一個很宏大的主題,不過分類也很簡單,基本就是信仰耶穌基督的、信仰某種革命理想的、信仰內(nèi)心的信念的。信仰個人內(nèi)心的思想主義信仰革命理想的詩歌:夏明翰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哲理詩"起源于古希臘。未創(chuàng)"哲理詩"之名前叫"說理詩"。由于詩與哲學共通點都是以透視萬事萬物的核心為天職,所以哲理詩通過用不同議論自身特點去揭示某事物本質(zhì)演變規(guī)律,在敘述過程中很有見地以形象和抒情有機結合。它側重生于人們的生活詩化,總結人生智慧,傳達理趣。它的寫作方式是介于韻散文之間,篇幅有長有短,押韻自由。如《老子?道德經(jīng)》曹操《龜雖壽》,哲理詩的"理"在情景中而感發(fā),內(nèi)容幽遠奧妙。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蘇軾的《琴詩》;陳毅的《冬夜雜詠。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等寫作哲理詩,要語出自然,有警句創(chuàng)見,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淺薄無味。
  

共 188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一篇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隨筆作品。隨筆從立意、素材、情感、格律,以及文字組構、信仰等角度,探討詩歌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和特點,對于創(chuàng)作詩歌作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隨筆帶有一定的文學小品文屬性,最突出的特點是采用舉例的方法來佐證觀點,文中大量引用古今著名詩歌進行簡單剖析,闡釋詩歌的文體特征,舉例恰切,生動具體,避免了枯燥論述、簡單說教的弊端,讓隨筆生動形象,增強了隨筆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隨筆語言簡潔嚴謹,如行云流水,毫無拖沓之感,給讀者帶來較好的閱讀感受。感謝賜稿,推薦閱讀?!疚蔫鄙鐖F編輯:沙漠孤月清】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4-01-08 18:44:37
  欣賞賴輝老師隨筆作品。隨筆使用古今詩歌名篇作為例證,來佐證作者的文學觀點,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期待新作。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