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既往】紅燒肉(散文)
一
年少時,父母工資微薄,兄弟姐妹多,且又負(fù)債,家中委實拮據(jù),十天半月才開一次葷,多是油渣、肉皮。偶爾吃肉,一刀切的肉,切成小塊,用油豆腐、蘿卜、海帶等配菜一起燉制,肉屈指可數(shù),配菜鋪天蓋地。家里人多,每人只能分到一兩塊肉,勉強(qiáng)塞牙縫,總不盡興,對肉相思深深??吹较镒永镉绣X的人家大塊吃肉,垂涎不已,只恨沒生在他家。于是盼著過年,盼得心痛,因為過年有肉吃,大塊的,紅燒,紅燒肉是小鎮(zhèn)年夜飯里不可或缺的存在,用大湯碗裝得滿滿的,管夠。在清貧的日子里,對于一個孩子而言,還有什么比吃油汪汪的肉更讓人歡喜呢。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這個愿望顯得可笑,甚至渺小,對那個年代的孩子而言,卻是一個恢宏的夢想,一個瑰麗的童話。而年,能讓人實現(xiàn)這個夢想,走進(jìn)這個童話。
深情地盼,癡癡地等,離年一月有余時,天天掰著指頭數(shù),心神蕩漾,夢里一片流光溢彩。
年前數(shù)日,母親和外婆頻頻上街,購買各色年貨——魚肉,干貨,菜蔬,把廚房堆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那兩天,每次走到廚房,萬千歡喜。最愛看那一條條肥瘦相間的豬肉,鋪在盆里,煥發(fā)著溫柔而清冷的光。我用手指輕輕滑過豬肉,仿佛滑過一朵花,一匹絲綢,閉眼,似有一碗碗油光發(fā)亮的紅燒肉在我身邊盤旋,香氣蕩漾,一塊塊往我嘴里鉆,無法抗拒,張嘴,做咀嚼狀態(tài),身心淪陷。突然,二姐在背后笑道:“燕子,你在干嗎,以為豬肉是花呀,摸得那么起勁,口水都流出來了,想吃生肉呀?!?br />
年三十清晨,雪花輕揚,瀟灑地飄,不羈地灑,無聲覆蓋屋頂、枯木、青石板、河堤、河流,覆蓋一切,凜冽而寒涼。對我而言,大地呈現(xiàn)的不是雪花白,而是桃花紅,梨花清,杏花明,眼下不是冬,而是春,燦爛的春,甜美的春。寒氣以一種倔強(qiáng)而堅韌的姿態(tài)楔入大地,霸道侵略人的肌膚,我不覺得冷,而是暖,無邊的暖。
下午三點左右,小鎮(zhèn)炊煙四起,空氣里晃蕩著煙火的氣息,家家在開始準(zhǔn)備年夜飯了。雪還在下,帶著對冬的熱情,對年的傾心,下得熱烈,下得執(zhí)著。年與雪,簡直是天作之合,若是過年少了一場雪,年味不免淡了三分。家家的門前都貼上了鮮紅的對聯(lián),艷艷如火。巷子里真靜,家家都在忙乎著過年。年讓一切變得沉靜,又變得喧騰。
我們兄妹在廚房、廳堂、穿堂、門口穿來穿去,裹著年的氣息,披著廚房的香氣,攜帶著風(fēng)的痕跡,喜氣洋洋,咯咯地笑。廚房里,香氣跳躍,灶火騰騰。外公、外婆、父親、母親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外婆掌控一切,她像一個女將軍,氣定神閑地佇立于灶邊,揮舞著鍋鏟,邊做菜邊指揮著外公、父親和母親打下手。這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餐,寄寓著大人對日子的期許,寄寓著孩子們的厚望,大人們不敢懈怠。
各色菜在鍋里跳躍,翻滾,吐香。做好的菜裝在小鋁鍋里,砂鍋里,大碗里,在灶邊亭亭佇立,惹人垂涎,真想拈一塊吃,可是外婆在,不敢,舌尖的思念抵達(dá)巔峰。
最后一道菜是紅燒肉,它是年夜飯的主角,必須壓軸,即便是雞和魚,也搶不去它的風(fēng)頭。家鄉(xiāng)做紅燒肉特立獨行,一整條三層肉先于水中煮成五成熟,撈起,切成麻將大小的塊,再回鍋用豬油烹制,放入醬油和肉湯,燜爛,即可。外婆的每一個動作,代表著廚藝的嫻熟和經(jīng)驗的豐富。我看得入迷了。
五點左右,爆竹聲聲,此起彼伏,年味熱情凸顯。爆竹燃過,年夜飯粉墨登場,擺在大堂里的八仙桌上吃,此桌位份尊貴,唯有過年,才敢動用。一道道菜擺出來了,紅燒肉,香菇燉雞,紅燒鯉魚,木耳炒肥肉,筍干燜肉,黃花菜炒瘦肉,臘腸炒蒜苗,攤雞蛋,豐盛得無以復(fù)加。最誘人的是紅燒肉,濃油赤醬,香得勾魂攝魄。
外婆說,今天讓我們盡情地吃肉,吃到飽,省得天天想得慌。我們紛紛把筷子伸向紅燒肉,哇,真好吃,一咬,有油滲出,在嘴里瀟灑四濺;肉皮QQ的,在齒間左躲右閃,與牙齒你追我趕,似一對打情罵俏的情侶;瘦肉酥軟而不柴,絲絲縷縷,溫柔地與舌親吻。不忍很快吞入,慢慢地嚼,真希望紅燒肉和舌尖能纏纏綿綿到永遠(yuǎn)。外公和外婆嫌油膩,只吃一塊。父親和母親也淺嘗即止。那一大碗紅燒肉幾乎是被我們兄妹六人吃光的,那一頓,吃紅燒肉真是痛快,吃得嘴唇流油,不停打嗝,肚子發(fā)脹。
待初一開始,不再有紅燒肉,它曇花一現(xiàn),驚鴻一瞥,只為年三十綻放和存在。唯有等待,盼著來年。
二
在東莞石碣鎮(zhèn)工作時,在公司食堂吃,每周有兩次紅燒肉,要命的甜,顏色寡淡,顛覆了我對紅燒肉美好的想象。本地同事蘇蘇告訴我,廣東人喜歡吃甜的,愛喝糖水,炒很多菜都用糖,不用鹽。甜甜的紅燒肉我是無法下咽的,每次都讓給蘇蘇吃,只用青菜和辣椒醬下飯。蘇蘇吃得極香,邊吃邊嚷嚷好吃,不??次?,希望我嘗一塊。我堅決抗拒,對我而言,糖與豬肉的搭配就是一場拍案驚奇,就像賈寶玉娶了傻大姐,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為廣東的紅燒肉,多年來對紅燒肉強(qiáng)烈排斥,直到了解到東坡肉。
東坡肉為大文豪蘇東坡所創(chuàng),又名滾肉、紅燒肉。蘇東坡一生命運跌宕,被小人陷害,卻始終寵辱不驚,樂天知命,心性曠達(dá)而超然,即便深陷困境,也在熱情地享受著生活。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彼握茏谠v四年,東坡在杭州為官,恰逢太湖泛濫,莊稼被淹,蘇軾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橋。杭州百姓感念蘇東坡的恩德,過年時,抬豬擔(dān)酒,給他拜年。蘇東坡不肯收,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蔥、姜、醬油、料酒,慢火細(xì)燜,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的紅燒肉,分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享用,大家吃后贊不絕口,因敬重蘇東坡的人品,故把此道菜稱為“東坡肉”。用他名字命名的不僅有東坡肉,還有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肘子,東坡羹,從中可他的人格魅力。
數(shù)年前去杭州,逛西湖,漫步在蘇堤,不由想起蘇東坡,想起那道東坡肉,只因跟團(tuán),不能去品東坡肉,深以為憾。在小城,一直尋找杭幫菜館,只為東坡肉。
那年,SM二期新開了一家江南風(fēng)味的餐館,和朋友欣然前往。菜館頗具江南風(fēng)致,古琴聲裊裊,纏綿悠揚;桌椅為朱紅色;天花板上掛著一盞盞古樸的小燈籠,殷紅的光柔和而溫暖。服務(wù)生都長得眉清目秀,穿著淡藍(lán)色的旗袍,黑色布鞋,有江南女子的風(fēng)韻。尋一靠窗位置坐下,點了東坡肉,西湖醋魚,炒時蔬等幾道菜。菜端上,東坡肉優(yōu)美而大氣地呈現(xiàn)在我的視野,四大塊,大小均等,油光發(fā)亮,鋪在雪白的碟子里,周邊簇?fù)碇鴰灼G色的菜葉,紅綠白相間,斑斕而清新。令人悵然地是,肥肉多,瘦肉少,品之,味道尚可,只是不如想象的驚艷,感覺不是按照蘇東坡制作的方法做出,而是電壓鍋壓熟的。沖著“東坡肉”這個名字,勉強(qiáng)吃了一塊,終究失落。
以多年來的舌尖經(jīng)驗,想在餐館吃一道可心的菜肴,不容易。就像東坡肉,為一道功夫菜,作為經(jīng)營者,要效率,要時間,不大可能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一道菜品上??匣ㄐ乃甲鲆坏啦?,需要對美食的深情,更需要情懷。
雖然這家餐館的東坡肉和想象有差距,但還是勾起了我的紅燒肉情結(jié)。
三
那幾年在外面餐館吃飯,若有紅燒肉,必點之,但入心的少,做法不正宗,味道自然差強(qiáng)人意。但是對湘江紅的毛氏紅燒肉卻食之不厭。湘江紅是一家湘菜館,經(jīng)營湖南菜,在小城有多家分店。我是個辣椒控,對湘菜館、川菜館格外關(guān)注些。
毛氏紅燒肉的特點是不放醬油,此種做法和毛澤東有關(guān)。1914年,毛澤東進(jìn)入湖南第一師范學(xué)習(xí)。該校食堂每周六有紅燒肉,用湘潭醬油(老抽)加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帶皮的“五花三層”,讓毛澤東一吃傾心。早年,毛澤東吃的菜都放醬油。一次,他在醬油作坊里看到醬油制作的過程,感覺不衛(wèi)生,從此抵觸醬油。到北京后,毛澤東食用的菜,均不放醬油。中南海前“御廚”程汝明做菜時便用糖色加鹽,代替醬油為肉著色調(diào)味,使之烹制的紅燒肉咸鮮不失,甜味兼得,毛澤東嘗過之后很是受用,毛氏紅燒肉由此而來,后成為湘菜名菜。
湘江紅的毛氏紅燒肉,做得用心,肥瘦均勻,濃香四溢,咸甜兼具,食而不膩,為湘江紅的招牌菜,與剁椒魚頭分庭抗禮。每次食之,至少吃四塊,配上兩碗堆得尖尖的白米飯,很享受。
認(rèn)識琦后,他也是愛吃肉的,無肉不歡,肉絲、肉末他看不上,非得大塊的肉,還得濃油赤醬,我們?nèi)绶曛?,每次見面在外面吃飯,多去湘菜館,必點紅燒肉。新婚那年,一日下班,倦得很,不想做飯,也不愿去外面吃。琦自告奮勇,說他下廚。剛巧冰箱有一塊五花肉,琦說,他來做一道紅燒肉。在我的印象中,他只能炒炒小菜,硬菜他做不來,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難不成他深藏不露,我滿懷期待。
我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心安理得地等著吃飯。琦在廚房弄出一陣陣“砰砰乓乓”的聲響,驚了天,動了地,我不驚不奇,他倒一杯水都是聲勢浩大的,何況做飯。
睡眼朦朧間,琦在廚房歡快地說“吃飯了”。我瞬間躍起,奔向餐桌。一碗紅燒肉以特別的形態(tài)撲入眼簾,一塊塊豬肉浸在滿滿的紅色湯汁里,那紅,一點也不漂亮,像褪了色的紅布的顏色,豬肉觀之相當(dāng)?shù)臓€,有夾起即落的風(fēng)險。真是一碗驚世駭俗的紅燒肉,不負(fù)他的名字里有一個“琦”字。除了這道紅燒肉,還有一碟炒得黃黃的青菜,被厚厚的油極盡呵護(hù)著。
開吃。豬肉一點也不配合,不肯聽從筷子的調(diào)遣,怎么也無法夾起,只得派上調(diào)羹,把它恭敬地請到碗中,再恭敬送入嘴里。很淡,夠爛,爛得不同凡響,吃起來相當(dāng)省事,不用嚼,入嘴即化,給嬰兒吃是極好的。青菜咸得天翻地覆,我疑心琦做的時候打翻了鹽罐子,不過與淡淡的紅燒肉倒是天生一對。我邊吃邊偷笑,夸琦做菜有創(chuàng)意。琦以為我真夸他,吃得格外歡暢。他對菜的味道向來不講究,只要有肉,水煮的都成。那是一頓刻骨銘心的晚餐,記憶猶新。
此后自己琢磨紅燒肉的做法,越做越好。做紅燒肉,食材很關(guān)鍵,三層肉,肥瘦相間。我不愛炒糖色,用調(diào)和油把豬肉炒出油來,再放入紅燒醬油和生抽,炒出香味,放開水,大火燒開,中火燜至,大火收汁,即可。有客人來,必做這道菜。便是最挑嘴的公公對我做的紅燒肉也頗為欣賞,他也是極愛吃肉的,琦愛吃肉想必受他影響。
近年來迷上了茶,于是更為放肆地吃肉,一周必吃兩次紅燒肉,每次要吃得盡興方肯罷嘴。除了實在愛吃,我還有個私心:不能瘦得傾城,那就胖得傾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