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暗香文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暗香】雪中芭蕉(散文)

精品 【暗香】雪中芭蕉(散文)


作者:蔡福 白丁,31.4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216發(fā)表時間:2024-03-14 09:04:50


   一
   今年的寒冬,感覺特別陰冷,小寒過后,蝕骨纏綿的寒冷氣流如精靈般在南昌城內徘徊。年關將至,一場大雪也不期而至,從昨日清晨起,至今日晌午已過,仍在一直下個不停,鵝毛大雪,不見其一分一秒的消停,紛紛揚揚,沒完沒了,不知何時有個完?
   我佇立在四樓窗前,見天地一體,頭頂三尺如銀色鍋蓋,沒有一絲縫隙,難見一線天色,嚴嚴實實,使人窒息。遠處,大大小小的房屋建筑,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只露出高高低低的屋頂,像是白色的島嶼漂浮在天際。近處,樹木的枝條掛滿了累累雪珠,將樹身壓得彎腰屈背,東倒西歪。一陣風吹過,樹枝輕輕顫動,發(fā)出沙啞聲響。大自然與所欲為,粗暴地大手一揮,將整個世界籠罩于白茫茫的混沌之中。
   在這素白的世界中,一切都顯得那么靜謐和寂廖。忽然,一幅奇特的景象,映入我的眼簾,小區(qū)公園的一角,一株兩米多高的芭蕉,用其碩大的蕉葉撐起厚厚的白雪,半露著身子,其青翠鮮綠的色彩,為這寂靜肅穆的世界增添了一絲生動。
   擠在墻角背陽處的芭蕉,平常視而不見,卻在茫茫白雪中被映襯而出。漠色蒼茫中的一抹翠綠,如若大漠中一塊綠洲,溫潤了我郁悶的心,遭受連日來的陰冷和大雪纏繞的心緒,得以些許慰藉。我突然想起王維的“雪中芭蕉圖”,記得那年在清華美院學習時,老師講中國繪畫史,特別提及“雪中芭蕉圖”是中國繪畫史里爭論很多的一幅畫。王維在《袁安臥雪圖》中,描繪了皚皚大雪中直立著一株翠綠的芭蕉這一景象。適宜生長在南方熱帶的芭蕉,卻以翠綠之姿立于北方寒地。畫論者對此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指摘的,如《漁洋詩話》說他:“只取遠神,不拘細節(jié)。”《夢溪筆談》中,沈括借張彥遠的話說他:“王維畫物,不問四時,桃杏蓉蓮,同畫一景?!?br />   替王維辯護的人似乎更多,宋朝朱翌的《猗覺寮雜記》說:“右丞不誤,嶺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紅蕉方開花,知前輩不茍?!泵鞒耐蹩咸迷凇队魧S筆塵》特舉兩例,為王維辯護,一是梁朝詩人徐璃的詩,“拔殘心于孤翠,植晚玩于冬余。枝橫風而色碎,葉漬雪而旁孤。”二是松江陸文裕宿建陽公館時:“閩中大雪,四山皓白,而芭蕉一株,橫映粉墻,盛開紅花,名美人蕉,乃知冒著雪花,蓋實境也。”證明雪中芭蕉的景象確乎存在。
   雖然陸文裕親眼所見建陽雪中芭蕉,但明朝的謝肇制和清朝的俞正燮仍為否定,謝肇制認為:“如右丞雪中芭蕉,雖閩廣有之,然右丞關中極雪之地,豈容有此耶。”即便閩廣能見到雪中芭蕉,但關中極雪之地容不了雪中芭蕉。謝肇制還說:“作畫如作詩文,少不檢點,便有紕漏……”
   雪中芭蕉,給后人留下了多少談資和蠡測,有人說是瑕疵,有人贊為繪畫史上的千古絕唱。
   孰是?孰非?
  
   二
   目睹茫茫雪域中獨樹一幟的翠綠芭蕉,遙想一千三百年前的王維,似乎心有所悟。如我身處江南,雪中芭蕉,并非難見之事。而袁安時處洛陽“關中極雪之地”,芭蕉可能難以“自若”,雪蕉難以同調成曲,似乎不無道理。但如若僅從地理上看雪中芭蕉,未免有違王維初衷。
   王維為何付之以飽滿筆墨,意欲何為?
   其實,王維心里明鏡一般,他在《山水論》中,開篇即曰:“凡畫山水,意在筆先。”王維是以畫明志。王維是開啟文人畫之鼻祖,文人畫,多以抒發(fā)個人“性靈”,有意回避社會現實。蘇東坡評價王維的詩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彼漠嬛?,詮釋了他人生的理想和期盼。王維詩畫,不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對內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深刻表達。
   王維是偉大的詩人、畫家、音樂家,他心里澎湃著熱烈而濃厚的情感。詩以言志,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高遠,清淡寧靜。他的邊塞詩,意氣風發(fā),豪邁雄渾。他的贈友人詩,情感深沉真摯。偉大詩人的情感,激烈如波濤洶涌,又細膩似涓涓泉流,鋪天蓋地的蒼茫白雪,又怎能壓抑他胸中激越的情懷!
   作為盛唐時期的全能型才子,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仕途不順,一生最高官階為尚書右丞。他的一生,從花馬游街到隱于終南,命運無可避免地讓人長嘆。假《袁安臥雪圖》,抒胸中之意氣,是其人生感悟,超脫自我。
   現實中,學富五車,并非做官能得心應手,如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知識淵博的人經商,不一定成功。也許有時知識越多,腦子里條條框框越多,反倒束縛了手足。
   我不由地想起一位老同事,他畢業(yè)于我國最高學府,積極上進,能力超強,一度意氣風發(fā),但最終不敵人事,在角逐中挫敗后,終日郁郁寡歡,染疾上身,不幸早早離世。
   有人說,當芭蕉被置于無邊的大雪之中,仍有堅強的翠綠之姿,象征著心靈突破周遭喧鬧環(huán)境的樊籠,精神得以升華。王維宦海浮沉,半官半隱,去世前,上《責躬薦弟表》,請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職,放歸田園。王維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態(tài)度,似乎與雪中芭蕉有某種契合。
   也有人認為王維信奉佛學,有“詩佛”之稱。如錢鐘書先生認為雪中芭蕉蘊含的禪理猶如海底塵、臘月或火中蓮,暗示稀有或不可思議。復旦教授陳允吉認為雪中芭蕉體現出對現實生活否定的陰冷而消沉的宗教觀念。
   后人對雪中芭蕉的理解,都離不開自己的生活經驗,人人眼中各各不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解藝術作品,自然應遵從作者的生活閱歷和心路歷程。王維筆下的雪中芭蕉,是王維生活中柴米油鹽、辛酸苦辣衍生的,是其心中想要的。
   我眼前看到的雪中芭蕉,是真實的,那蒼茫雪域中的一抹翠綠,如同我的喜愛一樣真實!
   我并不很鐘情白雪,卻在意翠綠的芭蕉。在遮天蔽地的雪日里,一抹綠色是何等之必要!白雪的高潔也不過是狂花凋落,過眼煙云,它以潔體對大地的覆蓋,也不過是一時的掩飾,在陽光到來之時,必將遣入泥土。而那綠色,是生命,是希望,無論春夏秋冬,無懼嚴寒酷暑,總是欣欣向榮,沁人心脾……
   望著眼前的芭蕉,我突然想起上中學時,教數學的趙老師上課時,常帶著一塊三角尺,那三角尺,我至今記憶猶新,锃亮的草綠色,很像我眼前的芭蕉莖。趙老師常教導我們說,做幾何題尤其是涉及三角形的題型時,背上背個三角尺,就不會忘記基本原理。
   這形象的說法,其實可以借用到生活中。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題過程,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難題,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沒有人敢說一生不會遇上糟心事、遺憾事,當憂郁煩悶的心緒來襲,心中那抹綠色,才是保有生命的真諦。
   雪花仍在面前飛舞,茫茫雪域中的一抹翠綠,如蒼茫大漠中的一方綠洲,是慰藉,是希冀,是心底暗處的一束亮光。
   遙望眼前的雪中芭蕉,我竟有如是觀感和期待。

共 2610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文章從冬日的寒冷與陰沉讓人壓抑,襯托一株雪中芭蕉給人的眼前一亮,繼而聯(lián)想到王維的“雪中芭蕉圖”。對王維的“雪中芭蕉圖”,古來爭論很多,褒貶不一,作者列舉了多個評論,但似乎更傾向于“褒”的方面。文章進一步討論了王維的詩與畫,尤其是蘇東坡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后結合生活,抒發(fā)了感慨。文章文筆流暢,娓娓道來,觸景生情。感謝投稿暗香,祝創(chuàng)作愉快!佳作推薦欣賞!【編輯:風中求靜】【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403180009】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風中求靜        2024-03-14 09:14:07
  感謝投稿暗香社團,祝創(chuàng)作愉快,佳作連連,期待更多精彩!
2 樓        文友:蔡福        2024-03-14 21:07:54
  非常感謝求靜老師編按!老師辛苦了。謹祝老師編創(chuàng)快樂!
3 樓        文友:易辭        2024-03-30 22:34:43
  最近繁忙,前來品讀老師好文,問好老師!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4 樓        文友:蔡福        2024-03-31 20:42:18
  易辭老師好!感謝老師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鼓勵!遙祝老師工作順利,編創(chuàng)快樂!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