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向平凡致敬(賞析) ——讀《晚夏》有感
翻開《人民文學》2024年第三期,看到《晚夏》的開頭,我還以為,這就是一篇寫“同學會”之類的短篇小說——
畢業(yè)四十年的同學會是覃丘克提出來的。二〇二三年夏末某日的夜晚,沉寂多時的“中文七九級一班”群忽然出現(xiàn)信息,或說有了聲響:“畢業(yè)四十年了,我們?nèi)ケ本┛赐蠋煱伞!逼綄?、直白的信息,像一條出洞即被凍僵的小蟲,橫躺在群里,或許有人關(guān)注,但久久無人響應——
可是越是往后看,越覺得,這不是一篇簡單的以同學會為主要內(nèi)容的小說。同學會只是作品借助的外殼。它表現(xiàn)師生恩、同學情。但遠遠不止這些。它還有更令人深思的東西。
小說以覃丘克發(fā)起組織同學會、參加同學會、同學會后的經(jīng)歷為明線,敘述了他從廣西經(jīng)過武昌到達北京,會見同學,看望老師的經(jīng)歷。一線串珠,還寫了他們這個班級的同學的一些人生悲歡。他本人被畢業(yè)分配時被別人調(diào)包,從此人生軌跡發(fā)生了變化;其他同學有的升官,有的發(fā)財,也有個婚姻不順,有情人終沒有成為眷屬。
這些其他人,在小說中,應該說只是對覃丘克的陪襯,染葉襯花。那些人都是他的陪襯。與其他人不同,那些人經(jīng)過幾十年的歲月滄桑,大富大貴,熠熠生輝。而只有他還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師,默默無聞地工作生活。甚至他的老婆也還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不管是學歷還是身份,與他可以說是門不當戶不對,在常人看來這樣的糟糠之妻,對于他停妻再娶,也應該是易于反掌。
但是,一切常常是出人意料。他們夫婦和諧,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到北京參加同學會,雖然是達成低級的綠皮火車,但是他不忘記帶著自己的妻子、孫子,游北京,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看各種風景名勝。在知名景點中,只是留下了清華、北大沒有去。原因竟然是他孫子自信將來不是考進清華,就是考進北大。
覃丘克雖命運多舛,但憑借堅忍和努力,構(gòu)建了幸福家庭,書寫了自豪的職業(yè)生涯。作者并非贊頌覃丘克面對不公時的豁達,而是他的人生定力。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生活如何挫折,都應堅守自我,善待生活。真正的力量源于內(nèi)心的堅韌和對生活的熱愛。師生恩、同學情永遠溫暖真誠,讓我們珍惜這份情誼,并在歲月中愈發(fā)深厚。從覃丘克身上汲取力量,勇敢面對生活挑戰(zhàn),書寫精彩人生。
他雖然身處社會底層,但是這個平凡的人,除了能夠真實的生活,還能夠純真地待人。時光飛逝,四十年過去,即使對待那個曾經(jīng)頂替自己分到了某大學執(zhí)教的女同學,他也沒有什么消極的情感,歲月滄桑中,也讓他心如止水。師生恩、同學情依舊如初。這種情感在覃丘克等同學去北京看望恩師的聚會中得到了體現(xiàn)。讀《晚夏》,能深切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和時代變遷帶來的躁動。但是在覃丘克身上,我們卻又分明看到的是他慎終如始的定力。四十年如一日,堅守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怨天尤人;堅貞不渝的愛著自己的妻子和家庭,不見異思遷;持之以恒的保持著自己的追求,不見異思遷。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這種定力自然是難能可貴的。
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覃丘克以其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默默無聞地努力,在日復一日或許孤寂無聊的生活中,他以堅韌的定力成就了“大丈夫”。
有定力的人,就像蘇東坡所說:“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很多時候,忍得就是扛得、耐得、穩(wěn)得。做任何事情,以及任何性質(zhì)的收獲、成長,有需要定力。
覃丘克的定力,讓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也得到了更大的成功。
要感謝生活,對覃丘克的溫柔以待。他雖然無權(quán)無勢,人生多舛,跌宕起伏,可是有幸福的家庭,他一個愛他的妻子,有一對勤奮的兒女,有一個陽光明媚的孫子。他的工作也被他的學生高度認可,他也像他的老師一樣受到學生的尊敬。
小說的結(jié)尾寫道,在北京最后一天的晚上,覃丘克祖孫三人回到廣西大廈,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數(shù)十名中青年男女在大堂夾道歡迎。他們衣著光鮮,激動不已,仿佛迎接極其尊貴的賓朋。出乎意料,這些迎接貴賓的人,真實覃丘克的學生?!百p心悅目的覃丘克走著走著,神清氣爽,仿佛走在了秋天里”。
這是對老師的尊敬,這是對一個默默無聞奉獻者的尊敬。這也是向一個平凡人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