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火】理想與追求(隨筆) ——我的作家夢
年輕時我把文學當理想,年老時我仍然追求當作家的夢,盡管在今天自媒體如此發(fā)達,信息網絡及抖音視頻傳播途徑如此猛烈的時候,年輕人感到很奇葩,也許很不以為然,但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他們是難懂得和理解的。他們與我們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有不同的人生觀、生活認知不同罷了。
我是個年輕的文學青年,那是八十年代。我是縣廣播站通訊員,文化館業(yè)余作者。那時候寫稿熱情非常高,每月能領二三十塊錢的稿費,廣播站把我寫稿的稿費五塊,二塊、八毛開好的發(fā)票單據裝信封郵給我,之后我去耀縣辦事時去廣播站財務室一并領取。廣播站還送給我些方格稿紙,那高興勁沒法說,當即把錢拿到東街書店買書。一次年終了,還用稿費買了塊“蝴蝶牌”手表。每年還參加縣委通訊工作會議,先一天坐敞篷班車去報到,住耀縣服務大樓,開一星期會,和開三干會的干部一塊吃飯,生活標準也很高?;貋砬?,往返的車費,誤工補貼每天8毛錢也一塊就領了,還發(fā)了文件包,本子、筆等,那皮包包到現(xiàn)在我還保存著。
縣委通訊組每月給我們發(fā)本月的宣傳題綱。也參加文化館的寫作座談會,改稿會等。我寫過我們村土地實行責任制前要飯的,到后來“丟掉討飯棍,變成富裕戶”“好媳婦”“植村造林”等。廣播站編輯見我年輕,說播發(fā)我稿子時還以為是個年長者。我寫的《葦林》《我的老師白靜》分別在《群眾藝術》《銅川教育》月刊上發(fā)表。
小丘文化站成立前,我們小丘、朱村、坳底就成立了文學讀書小組,白寶全是小丘組長,劉守寬是坳底組長,我是朱村組長,也是朱村圖書室管理員。那時候勞動之余,晚上文友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談讀書體會,談寫作技巧,小組成員寫了好多通訊稿和文章。那時候經常停電,我們讀書寫稿煤油燈曛黑鼻子孔,臉成了黑包公是很平常的事情。
小丘文化中心站成立,我們這些文學小組成員是骨干成員,是文化站公益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文化站的油印小報《小樓下》《小丘文化》我是編輯之一,期中好多期,組稿都是我的任務。小丘文化中心站在縣上,省上名氣很大,評選為全國先進文化站,站長劉守寬被調縣文化館任職,后來任銅川市文化出版局副局長。
我后來到耀縣預制廠打工,閑時間讀書寫作,發(fā)誓不到二十八歲不結婚,寫不出書不談戀愛,和女同學相互鐘情,因我有這樣的想法便失之交臂,后來扭不過父親,二十二就結婚了,常埋怨父親這個決定影響了我寫作,葬送了我的理想。
之后勞動之余,我有了良好的生活基礎和空閑時間,我開始寫長篇小說《凝望青春不歸來》,50歲時身體有點不適,小說寫到第15章,八萬多字時,我怕死了,完不成這篇小說,匆匆忙忙在《江山文學》上發(fā)表,一邊續(xù)寫后邊部分,一邊匆匆忙忙發(fā)表。這之前路遙的《人生》發(fā)表之后,又有《平凡世界》問世,對我影響很大,我和他寫的是同一主題,同一個時代年輕人的追求、彷徨、理想、戀愛觀。我想,他寫他的陜北,我寫我的渭北,我寫我的丘隅。整部完成后,一位文學編輯說我小說影響力不錯,讓我搭載電子書的國際書號,上架亞馬遜kindle和有聲讀物拉喜馬拉雅電子有聲書架,能掙錢,我辦了銀行卡,簽定了上架合同,等于把小說授權給亞馬遜和喜馬拉雅,光等分紅提成就是了。他們說只要有人能改編拍成電視劇,成功的話,肯定是百萬富翁了。
但事與愿違,后來受短視頻、抖音沖擊,上架沒人看,也沒爭下什么錢,也沒人改編成電視劇本。區(qū)影協(xié)主席蘭獻春曾提到過好多次讓我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本,我對我這本書沒信心,特別是后半部分,當時怕死了,為完成任務而有些粗制濫造………后來體會,人到50、60、70、80時身體是個分界線,有不適的感覺,如果過了這個階段,身體啥都沒有,自己多慮了,哈哈哈,這是自己嚇自己呀……
寫作是辛酸的,為這,還有段故事。那年我高中畢業(yè)后回家參加生產隊勞動,給隊里看辣子,寫完了中篇小說《風華正茂》把草稿剛裝訂好,放在草棚里就不翼而飛了,我詢問了所有可能去過那里的人,沒人見過。像是天塌了一般,我變得暴躁乖張,睡不著,吃不好,開始時父親沒有理會,可是好些天過去了,因找不見草稿我很消沉,哀怨,母親心疼的受不了。面對如此執(zhí)著的兒子,父親也動了心思。一天上午放學,他直接攔住了早晚從草棚路過的下嶺村學生劉二怪,父親把一包報紙包著的水果糖硬生生塞進二怪的懷里:“娃呀,你把這些糖分給你這群娃吃?!倍钟行┟H唬恢?,父親瞪著二怪大聲說:“你看那個娃耍里把我兒寫的書拿了,你要一下,你們拿去也沒啥用處,不管誰拿了,給我就行了?!倍种е嵛岬溃骸拔覜]見,我沒見?!备赣H裝著沒聽見,不容分辯的轉身大步走了。第二天,劉二怪竟然拿來了那本書稿給我三弟,三弟興沖沖地抱著書稿往家里跑,直接把書交給了父親,一向嚴肅的父親竟然嘿嘿笑出了聲,拿起書稿走進我住的窯洞,摔到我炕頭旁,大吼:“把你外爛紙拾掇好!”……這是包含著愛憐和充滿希冀的責怪。這就是愛文學愛寫作其中一個小插曲,讓父母,讓親人們也為我操心了……
這些年,我和同蘭輝、武小運、何改榮、白保全、李建忠、王建明等配合拍微電影、寫劇本之外,也寫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內容都是小丘的人和事,是現(xiàn)實生活的事,每一篇都有原型,后來就組建了《丘隅鄉(xiāng)土文化群》。也和文友創(chuàng)建了《文化小丘》《居山文化》公眾平臺的,使我有了和文友交流的機會,寫作的欲望非常強烈,因為有比較,有攀比,有鼓勵,堅持寫作,追求作家夢仍然是我的理想。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現(xiàn)代很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藝術為什么這么美好,因為它毫無用處”。用這句話來理解,文學也是藝術,似乎這文學藝術也毫無用處了。但我反對這個說法!我愛我的父母,愛我的兄弟姐妹,愛我的兒女子孫,也愛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愛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愛這里的一草一木,于是我寫了散文《丘隅記事》寫了小說《丘隅傳奇》,而且正式出版發(fā)行。我要用我的作品告訴人們:親情友愛是人存活的根本;我要用我的作品告訴人們:陽光、空氣、水、食物足夠我們生存;我要用我的作品告訴人們:悲憫和善良才是人們最大的財富和美德。我謳歌家鄉(xiāng)那些實干的人;那些有情有義的人;那些有味有趣的人;那些給我們帶來了物質和精神財富的人。我又用小說反映我的擔憂和我的悲憫,鞭撻丑惡,頌揚真善和美好。
文學是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更是新的思潮的載體,是新時代精神文明的載體,我們的宣傳,我們的新聞,我們的詩歌,我們的報告文學,我們的抖音視頻,我們的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雜文都能反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心聲。它不僅是政府的喉舌,更是民眾的心聲;它更是聯(lián)系政府和民眾的橋梁;更重要的它同時具有激勵督促和監(jiān)督的作用。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財富永無止境,精神更不能缺失;不論得失,不記報酬,用自己的筆書寫對家鄉(xiāng)無限的愛,正是我一如既往的追求。近段時間我寫了二篇報告文學,一篇是《不一樣的農民》這對農村人如何做新型的農民,如何致富,如何提高新技術新技能的應用,如何振興鄉(xiāng)村想起到拋磚引玉作用。另一篇是《楊維耀和他的民俗博物館》,我認為一個千萬元的博物館能在在小丘這個地方誕生是很很了不起的一件大事,而且投資人也很了不起,我不但應該宣傳博物館,也應宣傳投資人這種精神。
為了宣傳小丘蘋果,我寫了《秦脆蘋果有點傳奇》,寫文章前也做了調查,寫了秦脆蘋果不但是小丘的名片,更應發(fā)揮線上和網購銷售的作用和重要性,并用二家果農作務的蘋果存在的問題和銷售事實告誡弊與利,避免匆忙栽蘋果樹受到損失。為了介紹宣傳小丘古代名人喬世寧,我寫了二篇關于喬世寧的文章。乙社的“油菜花”節(jié),文嶺的“西紅柿”節(jié),我配合鎮(zhèn)政府宣傳寫了文章在區(qū)平臺發(fā)表。我的好多篇宣傳小丘人和事的文章被《三秦都市報》《銅川日報》和區(qū)各個平時,搜狐網、轉載發(fā)表。
越是寫作,越是和眾多文友作家交流,深感自己的不足,自己知識多么貧乏。語言表達能力多么蒼白無力,思想性藝術性何從談起。所以,每次寫稿后不敢怠慢,反復修改每個字,每句話,每個段落情節(jié)。在生活中,對最普通的人,我都十分敬仰,他們每生一個娃,蓋一座房,種一片莊稼都有一連串的故事,盡管背景很差,認知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使他們卑微而艱辛的生活著,更不用說供兒女上大學,即就是娶個兒媳,在城市給娃買套房都有成就感,背后所奮斗的付出過程曲曲折折,轟轟烈烈,對他們來說已很了不起……我喜歡這些普通人家,喜歡寫他們的喜怒歡樂。就是殘疾人我也很敬仰他們,就獨石村的劉群錄來說,一米多的個頭,他有個大兒子剛畢業(yè)在外打工,還有倆雙胞胎兒子上小學,妻子智障,父母年事已高,他頑強的生活著,養(yǎng)羊種地,也養(yǎng)牛,靠母牛下牛犢掙錢,向富裕邁進,還有小丘街道的潘壯壯,他腿殘疾了而思想不殘靠勤勞致富,供女兒上學,蓋了新房,比有些身體健康的人做的還要好,我敬佩他們,他們不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我謳歌他們,稱贊他們。
未來是美好的,是充滿希望的。成仍有一顆憂患和熾熱的心。做為市作協(xié)會員,區(qū)作協(xié)理事,區(qū)影視協(xié)會副主席,多年的《丘隅鄉(xiāng)土文化群》群主,《文化小丘》編輯,哪怕都是些虛名,也要無愧這虛名。民間文化群體是聯(lián)系和凝結丘隅文友的紐帶,也是民眾和政府鏈接的紐帶,是聚合文友熱愛文化藝術的加油站,是研討提高文化和寫作水平的活動平臺。不是職業(yè)、沒有薪酬,但干好這些事,同樣需要擔當,需要使命感,得有一份責任。為此,我將繼續(xù)用我的筆孜孜以求!